按照岳飛的戰術來講,這叫做一點出擊,多點打援。
即以營造出一種多方混戰的情形來迷惑敵軍主力,使龍奮不知該如何用兵分兵。
這就好像是一張完美無缺的拼圖,被岳飛盡數打亂,還扔掉了一兩個拼圖模塊,使龍奮無法也不能在短時間內,將這副拼圖再湊拼起來。
當時攻打虎嘯關的時候,也是如此。
岳飛一動,全軍皆動,每個人都跟隨岳飛的用兵意圖行進。
不過不同的是,對于他來講,上次攻打虎嘯關是被動,而這一次,是他主動如此。
項羽僅僅只有三萬鐵騎,想要攻打號稱有二十萬兵力所在的鳳陽,可謂是癡人說夢。
但是在進軍鳳陽的前一天,項羽就接到岳飛的命令,讓他死死盯住鳳陽即可,并不是說非要他執意將鳳陽攻下來,那樣的話,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龍奮派遣大將項飛攻打隨州,調度的是炎城的兵,然而岳飛只是將主力向隨州方向靠攏百里,就讓項飛知難而退了,逼迫他退守德陽,這可讓岳飛逮到了一次機會,他立即讓霍去病死死拖住項飛,然后自己傾盡全力圍打此刻兵力有所空虛的炎城。
而留在黑原城下的軍隊,其實已經是岳飛麾下的極少一支部隊了,共計只有兩個營,一萬多人。
等什么時候敵軍看破岳飛故布疑局的手段,岳飛就會在什么時候戰敗。
不過好在趙長青對岳飛是百分之百的信任,同意了他的請兵文書,并且將十萬改成二十萬。
這樣一來,留在拒楚城里的魏軍,就只有二十萬了。
但是這一戰至關重要,容不得半點兒馬虎。
所以,趙長青也是不惜一切代價的信任岳飛了。
要么打贏,要么打輸。
現在這一戰的結果,幾乎就已經影響到魏楚兩國的形勢了。
魏軍做了這么多的手段,又是打黑原,又是打鳳陽,又是圍德陽等等,但是始終真正想攻破的地方便是炎城。
炎城居三大重城中間,若是炎城有失,就會切斷楚軍主力之間的聯系,使魏軍完全掌握了戰爭的先機。
倘若攻不下來,魏軍隨時都有可能會因為后勤的問題而敗退。
現在這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岳飛是否能夠在極短的時間能攻下炎城。
炎城城下,岳飛親自領兵。
足足十萬大軍,將炎城圍堵的是水泄不通。
他們已經將炎城的情況摸清了,此刻炎城的所有守軍加起來,才不過十萬。
岳飛有信心,在三天之內,就將炎城拿下。
論攻城的技巧,岳飛可謂是頗有心得。
先是派遣小股部隊進行騷擾,最終又將劍一的軍隊請來,請劍一這位高手登上城墻,去打開一個口子,隨后十五萬人馬一起攻城,以極快的速度就將城門攻破,大軍入城之后,便將剩下的五萬楚軍全部俘虜。
岳飛有十萬,劍一還有五萬騎兵,兵合一處,便是足足十五萬的大軍。
那五萬楚軍連反抗都是未反抗。
畢竟,原先的炎城守將項飛現在被困在了德陽城,而炎城面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只得讓副將臨時指揮炎城事議,但是在見識到了魏軍的勇猛作戰之后,此人已經心生退意,尤其是在城破的那一刻,居然揮刀自盡了,這樣一來,整個楚軍再次群龍無首,猶如一盆散沙,不攻自破了。
攻下炎城之后,岳飛當即收攏軍隊,協助項羽在破德陽。
楚國大將項飛戰至力竭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