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魏軍已經占領了德陽與炎城。
龍奮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后,險些暈厥。
畢竟是年紀大了,抗擊打能力遠不如年輕的時候。
但是往往在危急的時刻,是最能體現老將經驗的時刻,他本想著繼續收攏軍隊,殲滅在野的魏軍,然后全力與敵主將岳飛在炎城決戰,一戰定勝負。
若是炎城防備完美,無法在短時間內奪下,他還想著分兵去攻打拒楚城,讓岳飛無暇他顧,逼迫他只能往拒楚城派援軍。
到時候炎城還是會因為兵力空缺出現力有不逮的情況,這個時候就是奪下炎城的大好時機。
但是在龍奮打了這一場敗仗之后,讓身在后軍的楚帝不開心了,特意下了旨,讓龍奮堅守不出,死守黑原城以及鳳陽城。
只要這兩個城不被攻破,楚帝就可高忱無憂。
但是這可急壞了龍奮。
如此一來,大軍停滯不前,等魏軍反應過來,很快就會被他們圍困。
但是如果出城作戰,一旦被陛下知道,又得扣自己一個不遵圣命的帽子。
在左右為難之下,龍奮陷入了沉思。
德陽與炎城的楚軍兵敗,讓魏軍直接收獲俘虜近十萬人。
現在又到了一個魏國時常面臨的問題了。
那便是如何處置這些俘虜。
如果派人對這些人嚴加看管,則就需要分散兵力。
若是將這些人全部送到魏國充當勞役,萬一中途發生了一些兵變或者不好的情況,足夠讓自己后悔的。
所以,岳飛不敢擅作主張,便寫信將這里的事情告知白起。
拒楚城中,白起看到信中俘虜的數量之后,陷入沉思。
怎么辦呢?
好令人頭疼啊!
不過,軍情緊急,若是不妥善處理這些俘虜,岳飛便無法召集兵力攻打龍奮的主力軍。
所以,白起幾乎就猶豫了片刻,便就艱難的做出決定。
十萬俘虜,一個不留,全部坑殺。
反正自己身上的罪孽已經很重了,也不在乎在重一重。
岳飛在得到白起的回信之后,也是陷入了沉思。
這是陛下的意思?
在楚國境內作戰,殺楚國俘虜,會不會讓魏國無法在這個國家站住跟腳?
算了,自己本來就是侵略的,還是聽元帥的意思吧。
于是乎,震驚天下的又一事件發生了,岳飛授白起之意,坑殺了楚軍十萬俘虜。
多年累積之下,光是楚軍的俘虜,死在白起手里的,就不下三十萬了。
這個數字,真是令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