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神白起之名,再次響徹在整座人間。
趙長青在知道這個消息時,岳飛正在下令毒殺俘虜。
已經為時已晚。
他一開始針對此事并不是很生氣,畢竟殺俘虜這件事情,在魏國身上發生的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但是后來聽了賈詡的意見之后,趙長青懵了,進而陷入了沉思。
賈詡說:“我們是來攻打楚國的,是要占領楚國土地的,今日我們殺俘,明日楚國的百姓就會知道我們魏國都是噬殺成性的人,他們會因此而厭惡我們魏國,這樣一來,即使我們魏國占領了楚國,也會因為不得民心,而早晚有一日,失了楚國的土地。”
就這一點兒,讓趙長青陷入了沉思。
沉思過后,盡是后悔。
他召來白起,對其破口大罵。
反正罵他的大意就是,你讓我魏國的名聲臭了,這是打多少勝仗都挽不回來的。
白起跪在地面,靜心等待著皇帝的處罰。
他知道自己會遭受到處罰,如果不是因為殺俘的事情,那么會因為自己獨斷專行,沒有上達天聽,而受到處罰。
反正左右這個處罰都少不掉了,而且事情也已經做了,陛下要怎樣,就隨他去吧。
就算要借自己人頭一用,也在所不惜。
賈詡在告訴趙長青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時,也是隱晦提出了一個解決的方案,那便是殺白起,讓白起被楚國百姓們狠狠罵上一頓。
但是后來仔細想一想,趙長青覺得這個事不能這么干。
白起不管怎么樣都是功臣,都不能殺。
既然不殺不足以解決問題,那么干脆就讓這個問題存在著吧,也不處罰白起了,既然解決不了問題,那么處罰白起還有什么意義呢?
趙長青一腳踹向白起,痛罵道:“這一腳是給你一個教訓,下次在遇到這種事情膽敢瞞著朕不報,朕就將你五馬分尸!”
說完這句話以后,便就氣呼呼的走了。
白起望著趙長青離去的背影欲言又止,最終,只是朝其磕了一個響頭之后,便就沒有下文了。
他此刻心中是很感激皇帝陛下的,因為這要是換做其他國家的皇帝,早就除了自己來博取一片好名聲了,但是自己的主公并沒有怎么做,這讓他心中對皇帝生起愧疚。
不過,即使是重來一次,他相信自己依舊會選擇殺俘,唯有如此,才能讓楚軍士氣下滑,才能讓他們不敢與魏軍作戰。
魏軍才能夠少傷亡一些。
趙長青生氣的原因,歸根結底就在于,殺俘這件事情會影響不好,如果是擱在以往,殺就殺了,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現在不同,殺俘這件事情,如果會影響自己占領楚國,那么就太得不償失了。
他并沒有因為白起隱瞞不報這件事情而生氣。
因為他知道,白起這樣做,是想將罵名一己承擔。
但是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想的太過于簡單了。
他這樣做,天下人罵的是他白起,而楚國老百姓們,罵的則就是整個魏軍。
這件事情的影響,在楚國本地之中,引起上下一片嘩然,已經有很多地區在自發的組織義軍了,他們這些老百姓們,都想要團結起來,抵抗魏軍的侵略步伐。
楚帝在知道這件事情之后,龍顏大悅,不僅大力支持各地百姓們自發組織義軍,還給他們配發兵器,一時間,楚地對魏軍的喊打喊殺聲愈演愈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