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蕭二人也覺窩火,選擇沉默不語。
畢竟,作為一名武將而言,就是要守土報國,這是最基本的原則。
然而,涼、宋雙方的舉動,無異于是踐踏了他們二人的底線。
一時間,都有一種想和他們再打一仗的沖動,把丟掉的土地,從新奪回來。
但他們是武將,根本不懂現在國家的艱難。
當初趙長青馬踏江湖,收攏過來的世家財富,因修建運河、擴軍、修繕新皇城以及對外的征戰等,已經快要揮霍一空了。
現在不想著休養生息,再去打仗,只怕國家的財政很難支持。
看皇帝稍微冷靜下來以后,諸葛亮才出言寬慰道:“陛下,我們已經奪下來楚國的土地,現在是需要休養生息、處理內政的時刻,若是在繼續對外征戰,恐怕,會引發國家內部不必要的騷亂。”
趙長青聽了諸葛亮的話后,心情更為不悅,當機立斷道:“那你說,朕現在該怎么辦?”
諸葛亮脫口而出道:“忍。”
趙長青聞聲皺了皺眉頭,問道:“忍?”
頓了頓,他說道:“那你說說看,朕該如何忍讓?”
諸葛亮拱手道:“陛下,古之成就霸業的梟雄,都因一時之局勢而隱忍過,等我們休養生息之后,能夠騰出足夠的時間,再與涼國一戰,為時未晚。”
趙長青長吁一口氣,問道:“若是朕執意從國內調兵,于此時攻打涼國,會發生什么后果?”
諸葛亮沒有絲毫猶豫,作揖道:“回陛下,若執意如此,那么唯恐因國內外因素而導致我軍大敗而歸,到時沒個三四年休養生息,恐怕根本就恢復不過來元氣。”
趙長青閉上雙眼,開始思考利弊。
陳、蕭、諸葛三人靜靜在皇帝身邊矗立著。
他們三人心中已經有了打算,那便是不管陛下怎么想,想怎么做,他們一律力挺皇帝陛下并且堅持到底。
對于諸葛亮來說,他只是將事情的利弊全部說了出來而已,真正的決策權,還在皇帝手里。
趙長青長嘆一聲無奈,咬了咬牙,終是說道:“派遣使者前往涼軍吧,就說,休戰!”
最后那兩個字,仿佛用盡了趙長青全身的力氣。
明眼人都明白,魏國率先派遣使者前往涼軍中,是主動妥協的一種表現。
諸葛亮聞聲后,如釋重負,抱拳道:“陛下,微臣向您保證,三年之后,必掃蕩涼國。”
趙長青繼續坐在椅子上垂釣。
這件事情,對于他來講,包括對于整個魏國,都是一件恥辱。
若是曾經的趙長青,完全不會在乎這些事情,相反,他會因為一些事情而感到高興,因為有些事會讓自己獲得昏庸值。
但是現在來說,完全就不是這么一回事了。
他想要一統天下,顧慮的東西真的太多了,不能單純的一昧為了昏庸值而無所不用其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