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真的能夠改變太多東西了。
但是沒有辦法。
如若他們不聽皇帝的旨令,不這樣去做,很有可能,大魏的更多百姓,將會面臨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劇。
一切都是為了國家。
也沒什么好后悔的。
周衡的死,只是一個小插曲。
他在臨死之前,唐國主將曾問他,“為何會叛國?”
周衡回答道:“我本魏人。”
唐國主將不甘心的又問道:“可你在這里娶妻生子了,唐國待你不薄,你這樣做,良心不會痛嗎?”
周衡嘴硬道:“這輩子,娶了唐國的女人給老子暖床,讓有唐國戶籍的男丁叫老子爹,老子知足了。”
就是這番話,徹底惹惱了唐國主將,于是便將他千刀萬剮而死了。
他在家里,真的很尊敬自己的媳婦和疼愛孩子。
他知道,自己這一聲都欠他們的。
在消失意識之前,這位魏國安插在唐國軍中的暗棋,說下了留在這世上的最后一句話,“媳婦,若是有下輩子,給你當牛做馬,孩子,可千萬別學爹啊。”
既許國,何以許卿?
他本來還想在說一聲‘對不起’來著,但是奈何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
他的死,引起了一連串的反應。
多達百余名潛伏敵國的情報人員,為了將這句話送出去,都付出了性命的代價。
后世人了解到這段歷史的時候,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這一切的故事,居然都圍繞著一位參將而發生的。
然而這位參將,最起初,就只是因為一句話決意鋌而走險而已。
但是,就是因為這句話的重要性,讓當時的魏國大臣們不在猶豫不決,終于決定傾盡家底,也要湊齊六十萬大軍所需的一切輜重、錢糧等等,兵進晉地,準備時刻抵抗唐國的入侵。
周衡一事,完美詮釋了什么叫做牽一發而動全身。
周衡之死,于國為忠義,于家為不仁,其功于社稷,其罪于一個女人和一個孩子。
最后,因為他的緣故,那個女人和孩子也被唐國的官府迫害了。
但是周衡可能到死都沒有想到,他的事跡被傳到后世以后,世人就只知道,曾經有這么一位暗探,是魏國安插在唐國的密探,但是,對于他的名字,卻是一無所知。
他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來。
這豈能不是一種可悲?
像他這樣的無名英雄,在魏國還有很多,他們都在為了魏國的強盛還默默付出、無私奉獻著,對于他們這些人來說,青史留名太虛,現在的所作所為,能夠讓后世子孫吃上一碗熱乎飯便就心滿意足了。
小人物也有大情懷。
他們都在為了心里的愛國情懷、民族情懷,而不畏生死的前赴后繼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