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端國的軍隊進來多少,魏軍都能毫不猶豫的將其絞殺團滅。
這個時候,天下人才忽然發現一件事實,魏國的軍隊,依舊還是這個天下最強的軍隊,是那個滅了一國的軍隊。
不知道為什么,因為四國制衡這件事情,天下人都不約而同的產生了一個錯覺,那便是,魏國的好日子到頭了。
可是,不就是因為畏懼魏國的實力,四國的軍隊才不得不站在一起嗎?
魏國皇宮里。
趙長青在御花園中和諸葛亮下棋。
十九道棋盤之上,趙長青執黑先行,下法大開大合,屬于那種殺敵三千自損八百的路子。
而諸葛亮則不同,他下棋基本以穩重為先,和他的為人剛好呼應,他喜歡徐徐圖之,先是成勢,再是聚勢,然后利用大勢來破敵。
趙長青應對起來頗為棘手。
不過,諸葛亮每次成勢之后,趙長青總會好不猶豫的自損棋子,去破了他的棋勢。
這樣一來,這場棋局,倒是陷入了膠著的狀態。
縱然二人在棋盤上你來我往不亦樂乎,但是他們都沒有將思維完全放在棋盤上,落子時有說有笑,有時皺眉不解,總之便是對當今局勢高談闊論,說實在的,陳慶之當真是寶刀未老,僅僅用了一夜的時間,便連奪端國一十六城,這份戰績,足以震古爍今了。
這讓他二人都很高興。
看來,打閃電戰,還是要交給陳慶之才行。
趙長青落下一子之后,向諸葛亮問起了陳慶之他們現在的情況。
諸葛亮回答道:“依微臣之間,他們應該會據守端國邊城,步步為營,試圖拖垮唐國或是宋國。”
趙長青很滿意他們的做法。
這也是一開始就定下的策略。
如果不去打這一仗,對于魏國來說,只能永遠陷入被動了。
他對諸葛亮又說道:“現在國家的財政狀況,能否堅持我國繼續向邊境一帶派兵?”
諸葛亮皺了皺眉頭,說道:“只怕很難,今年的財政狀況很不理想,一是因為之前的戰爭帶給我國的創傷太大,二來是諸國的經濟封鎖,的確是對我魏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此刻,趙長青的手里正拿捏著一顆棋子猶豫不決,忽而看到一處可以落子的地方,便是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落下,然后開口說道:“正因為難,我們才更要往邊關一帶增派兵力,各國間的探子都不是傻子,他們此刻肯定是察覺到了我們魏國面臨的難處,所以,此刻,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才是正理!”
諸葛亮道:“恐怕這樣一來,此戰過后,又要數年,我們魏國才能恢復元氣。”
趙長青冷笑道:“那是之前!現在的魏國,幅員遼闊,經得起折騰!命白起率領四十萬大軍,囤聚在與涼國接壤的邊關一帶。命趙云率領三十萬大軍,火速與陳慶之會和。命此刻身在晉地的蕭逾明,抓緊在當地招兵買馬,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給朕訓練出來一支精兵,朕這一次,要將端國徹底打痛!也讓這個彈丸之地知道一件事實,拒絕和我魏國的合作,是要付出代價的!”
其實趙長青從一開始,就想著要和端國打一仗。
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只是告訴賈詡,無須對端國離間成功,只需要讓各國看到端國的心思不定就可以了。
對于賈詡來說,這簡直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他做的相當成功。
要不然的話,后面也不會有端國和唐國重新締造盟約的事情發生。
重新締造的那份盟約,明顯是對端國的利處更大。
但是現在諸國混戰,禮樂崩壞,這區區的盟約,還能像以前一樣,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嗎?
這是個未知數。
但對于魏國來講,所謂盟約,不過就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罷了。
端國,目前面臨的困境很大。
這一次魏國的動作,也足以讓天下的有志之士看到魏帝的氣魄。
簡直只能用‘牛逼’兩個字來形容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