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帝駕崩的事情,在全天下引起不小的轟動。
根據去世之前的叮囑,將端帝下葬在晉國皇陵之上。
成為了普天之下第一個建立在地面的宮殿。
陪葬品很少,主要是怕葬在地面被人盜。
新帝言行很快就傳到了趙長青的耳朵里。
他笑了笑,向身邊的諸葛亮等人說道:“這個叫做長孫沖的家伙,應該是怕了。”
諸葛亮憂慮道:“攻占端國,需要師出有名,端國新帝繼位,對我國態度表現誠懇,接下來的既定戰略,是否還需繼續?”
趙長青道:“看端國態度,朕心里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諸葛亮問道:“不知陛下是何意思?”
趙長青道:“屆時你便知道了。”
太初歷十五年中秋。
端國遣使來到魏國。
趙長青親自接見。
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和端國簽訂盟約。
此前,剛剛上任的端帝不顧群臣反對,單方面撕毀了有關唐端兩國的協議。
趙長青改變戰略方針。
命白起為一軍團領袖,先鋒李存孝,領兵三十萬。
命岳飛為二軍團領袖,先鋒霍去病,領兵三十萬。
命蕭逾明為二軍團領袖,先鋒項羽,領兵三十萬。
命曹操為糧草官,領兵十萬,負責向端國邊境與涼國邊境一帶輸送糧草。
三大軍團,號稱百萬雄師,開始向涼國宣戰。
端國新帝與陳慶之留下的三十萬人馬達成共識,一起盯著唐國的一舉一動。
兩國達成盟約之前,趙長青曾親自寫信,讓錦衣衛眾人交給端帝。
像讓他們替魏國牽制唐國軍隊動向。
魏國答應,將涼國半壁江山拱手送上。
端帝信了趙長青的鬼話。
因為即使趙長青不以涼國領土為代價請求端國幫忙,端國也會幫助魏國,畢竟,趙長青給了端國整整六千萬兩的寶貴財富。
這相當于端國三年的稅收總和。
利潤實在是大,大到端帝不惜得罪唐國,和魏國合作。
畢竟,唐國若想攻打魏國,也會跨越端國的領土。
到時候萬一唐國的軍隊有什么異樣,吃虧的還是端國。
倒不如提前挑明,不管是由于什么原因,都不能讓唐國的軍隊跨入端國。
趙長青這樣去做的主要原因,是想請端國吃一個定心丸,倘若唐國的軍隊真的來了,也不需要你們端國出多大力,就只需要,你們端國不要和唐國同流合污就成。
端帝才不在乎這么多,他在乎的是眼前的利益。
對于唐國軍隊,他早就再三叮囑本國的軍隊們,若是來犯,讓魏國去射第一箭,本國軍隊只需輔佐即可。
若是魏國的軍隊打不過唐國,到時候,端國在集結重兵出擊。
宣政殿里。
諸葛亮在匯報白起等人的準備情況。
趙長青正在專心致志的寫字。
聽完諸葛亮的匯報后,趙長青只是淡淡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