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距離壽元盡頭的時間越來越近,現在的趙弘慶,無論施行什么政策,都要求一個快字。
他只希望,利用剩下的四年時間,為自己的孩子,打造成一個鐵桶一般的國度。
即使自己的孩子將來登基以后,不是什么有為明主,大可以去做個守成之君。
一些制度,都是他翻來覆去,想了又想,貼合時事之后,才敢頒布。
可謂特別附和當下的時代。
在他出征回來的這幾年內,吏治清明、政治平穩、經濟復蘇、文化繁榮、武風盛行、百姓安居樂業,休養生息,完善科舉制度,為寒門謀福利,削弱豪門對于國家的掌控力度,同時還穩定邊疆局勢,竭盡所能緩和兩族矛盾,可謂盛世。
短短幾年,就做出了除了趙長青之外,大魏歷代帝王,都無法完成之事,實在是讓人驚嘆。
主要是趙弘慶本身就可作為一代雄主立世。
御花園。
趙弘慶正與皇后諸葛玲瓏享用午膳。
用膳期間,諸葛玲瓏說出幾個人名,都是諸葛家的后人,按照輩分來說,都是諸葛玲瓏的侄孫一輩。
她的意思很明確,就是希望皇帝陛下,能為他們幾人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做做。
諸葛家族現在雖然沒有人入朝為官,但是在江湖上可謂威風赫赫,與稷下學宮關系極好。
算是一代豪門了。
于是,趙弘慶以諸葛家族完全能夠自給自足為理由,婉拒了皇后的意思。
諸葛玲瓏頓時沉默起來。
她對于這種事情,一向都是不喜與皇帝說的,怕影響到他的政策。
但是,現如今,官員制度改革。
雖說蕭玄武的權利被縮減了,但是,趙姓宗室的權利,卻大大增加了。
這是一個不好的現象。
現在淵兒還在游歷江湖,萬一四年之后,淵兒勢單力薄,無法立足朝堂該怎么辦?
受到宗室子弟壓迫該怎么辦?
難道就無動于衷的忍受嗎?
還有長林王與攝政王這兩位位高權重,深受民間愛戴的王爺在,淵兒今后的日子,必然是舉步維艱的。
這個時候,必須要去培養一些自己的勢力,助淵兒在登基之后,能夠立足于朝堂。
不然的話,事情可就不妙了。
“朕知道你的意思,放心,朕走了以后,會讓你垂簾聽政,這你可滿足了?”趙弘慶不溫不火道。
聞聲,諸葛玲瓏連忙跪倒在地,“陛下,臣妾沒有一己私欲,望陛下明察。”
趙弘慶覺得今日的午膳難以下咽,便是冷哼一聲,起身欲走,突然想到什么,揮了揮衣袖,向身后跪拜著的皇后說道:
“太上皇仍然在世,一些跳梁小丑,是絕對不會趁著淵兒登基之后來興風作浪的,他們即使要作妖,也要等到太上皇逝世以后,只不過誰又能確定,淵兒會比太上皇活得久?
還有,你們諸葛一家,既然已經遠離朝堂,那就不要過問廟堂之事了,朕,是絕對不會允許外戚權利做大的事情出現,你好之為之吧!”
一瞬間,諸葛玲瓏淚如雨下。
她忽然想到了自己的父親。
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難道還不能證明諸葛家族對于皇帝的忠心耿耿嗎?
十七年八月六日。
趙弘慶拖著病體,于昆侖山封禪。
只不過,目前的人道之運,全部都被趙長青掌控。
除非他死了,人道之運會易主之外。
其余皇帝,一概不能繼承人道之運。
因為這廣袤天地間,就只認趙長青一人為人族共主。
回來以后,趙弘慶便病倒了。
只能臥床不起。
時而清明,時而昏厥。
清楚當年太上皇拿著大藥來為皇帝延續壽命的人,都知道,十年之期限,已經快要到了。
陛下他,終究還是未能逆天改命。
好在,生前,在天下百姓眼里,完成了可以封禪的功績。
不至于冒然封禪,會被后世人提及。
史書記載,太宗封禪之后,病倒于途中,回歸洛陽后,已然不能理政。
生死懸于一線之間。
天氣逐漸轉寒。
皇帝已經有了吐血的征兆。
皇后諸葛玲瓏,沒日沒夜的陪伴在左右。
一日深夜。
趙弘慶拿起枕頭底下的圣旨,遞給諸葛玲瓏。
后者看了以后,面色煞白。
這封圣旨上,說的是要她陪葬!
“朕本來想著,在朕逝世之后,讓你殉葬的。但是,后來認真想了想,實在是不舍得你就這樣陪朕而去。你會不甘心,朕也會覺得虧欠于你。所以,現在朕來問你,你愿不愿意跟著朕走?”趙弘慶強打著精神,看向跪倒在地的諸葛玲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