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淵這番話,大概就是在詮釋著一個道理。
用著最平淡的語氣,說著最威脅人的話。
但凡是在廟堂混的袞袞諸公,有幾個是不愛惜自己羽翼的?
可是偏偏今日皇帝要斬掉他們的羽翼!
這讓他們慌亂起來,心中還在盤算著,是否還要繼續幫丞相說話。
不過很快,蕭玄武便再度開口說道:“陛下所言差矣!眾所周知,亂世用重典,盛世如桿秤。現如今,正逢天下盛世,皇帝陛下心里,應該有桿秤才對。
一邊是豐功偉業,一邊是民生大計,倘若將三十余位外官罷免,人事調度增強難度,只怕會讓各州郡百姓,一時之間陷入水深火熱當中,不可不慎重,希望陛下能夠三思而后行!”
丞相是為文官集團爭利益,他們那些文官,自然不會坐視丞相孤軍奮戰,于是接連高呼道:“請皇帝陛下三思!”
大有一種‘逼宮’的形勢。
這才只是第一次正式上早朝而已,就已經鬧到這種程度了。
倘若再有下一次,該當如何?
今日妥協了,只怕下一次,還不如今日!
“丞相大人,還真是會強詞奪理啊!難道丞相大人就不怕,將來史書寫到今日的時候,會給丞相大人安排上一個庇護貪官污吏的罪名?”
這句話,幾乎是趙淵咬牙切齒說出來的。
今日之事,實在是奇恥大辱!
堂堂一個皇帝,居然被自己的臣子,逼迫到這種份上了。
怪不得父皇這么睿智的一個人,窮盡一生,也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能夠扳倒蕭玄武。
“陛下,微臣之心,天地可鑒,日月可證,即使將來史書會說微臣庇護貪官,微臣也問心無愧!”蕭玄武慷慨激昂道。
聞聲,趙淵大笑道:“好一個問心無愧,不愧是國之柱石啊!”
“陛下繆贊!”蕭玄武還真有一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心思。
趙淵氣急敗壞,差點被氣到噴出一股鮮血的程度。
怪不得歷史上一些君王的壽命都比較短暫,原來是被氣的啊。
看來,自己的修行還不到家。
他深呼吸一口氣,努力將自己的躁動情緒壓抑住,開口道:“朕今日總算是長見識了。按照諸位大臣所言,這幾名貪贓枉法的大臣,不應該懲罰,反而還要口頭勉勵了?”
蕭玄武道:“陛下有此仁厚之心,實在是蒼生之幸!國家之幸啊!那幾人,定會被陛下的寬厚待人所打動,再也不會行貪污之事!”
“丞相所言有理,陛下,今日這件事情,就這么著吧,本宮有些乏了,若是百官無事,就退朝吧。”
太后諸葛玲瓏一開口,滿朝文武都開始恭送太后。
趙淵搖頭苦笑起來,也罷。
“退朝吧。”
今日一役,自己完敗。
回到宣政殿之后的趙淵,突然想到了一道計策,于是便頒布了一條旨意。
大概就是攝政王忠勇體國,值得嘉獎,現統轄兵部、刑部、工部三大部門。
這樣做,是為了瓦解右相的權利。
這三個部門,表面上看去,并不是太重要的部門,沒有扼制住國家的財政命脈,想來,那些人應該是不會阻攔的。
更何況,在那些貪官污吏的身上,自己已經妥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