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想法,很多時候,會左右你的信仰。
原本覺得陳昊的病難以資料,自己和陳昊的未來風雨飄搖。
但是現在看到了王月娥的關心,劉叔的關愛,沈心澈頓時又滿血復活過來。
劉叔按照沈心澈的預約,把明朝恩仇錄的電視劇劇本梗概,再拿出來和沈心澈交流。
劇本畢竟和小說是截然不同的,在沈心澈的指導下,劉叔已經從一個成熟的網絡作家,變成了一個成熟的編劇。
在寫皇太后升職記劇本時,劉叔幾乎是脫了一層皮,每天都是哭唧唧地求沈心澈另求高明。
但是,沈心澈上輩子就見過無數被改編坑了的好作品。
編劇很多時候因為對原著作品不熟悉,加上又受到外界的諸多限制,所以出來的情節和人設,往往和書中大相徑庭。
沈心澈的記憶中,上輩子不管是網劇還是電視劇,最后能夠被觀眾廣為認可的,多數都是原著作者擔任的編劇。
因為對于原著作者而言,每一部作品都如同是他們的孩子。
他們都是耕耘一兩年才能出一個作品,自然會在要做成劇集的時候,投入足夠的心思,保證自己的作品沒有變味。
上輩子,沈心澈認為改變做得最好的是月關的夜天子,保留原著的同時,又有了劇集本身的趣味性。
劉叔要想走上i的道路,就必須要學會當一個編劇。
所以,自從決定要劉叔親自操刀皇太后升職記之后,沈心澈就逼著他去學習編劇課程,去看電視劇、看電影,找靈感,找
方法。
也許有點殘酷,但是不得不說,劉叔的成長,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
如果說寫皇太后升職記的時候,劉叔還是個生澀的新人,那么現在的明朝恩仇錄,已經找不到之前生澀的痕跡,宛若
一個成熟編劇的作品。
這主要得益于沈心澈的“高壓政策”皇太后升職記拍攝期間,沈心澈要求劉叔全程跟著劇組,每天看拍攝,完了回來看下
一集的劇本,決定是否要修改。
閉門造車寫劇本,和現場的劇集拍攝,有很大的不同。
劉叔在現場看完前面幾集的拍攝后,急忙喊停,給導演提出了要修改劇本的要求。
當時,導演和制作團隊都頗多怨言。
但是,鑒于投資方是星澈公司,耽誤了拍攝進度的責任,也由陳昊扛著,所以導演和制作團隊就哼哼唧唧地按照劉叔的要求,
停工了幾天,等他改劇本。
沈心澈的“高壓政策”,無疑是十分成功的,在她的鐵腕手段下,劉叔硬生生地從一個純粹的網絡作家,變成了一個能結合實踐
的編劇。
為了改好劇集,劉叔要求劇組每集都更新劇本,他一邊看當天拍攝,一天研究近年來熱播的韓劇,找到爆點和熱點,同時結合
原著的劇情
這樣“煉獄般”的考研,十分兇殘,卻也十分有效。
這是外話,暫且不提。
卻說和劉叔敲定好明朝恩仇錄的劇本后,沈心澈眉頭一挑“劉叔,你有興趣要來參加我們的海選,當個總導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