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馬鞍和硬質馬鐙對騎兵的意義一樣,馬蹄鐵也是能大大增強騎兵的戰斗力。在還沒有出現馬鐙、馬鞍的漢代,手持重弩的漢軍,可以以一當五的擊敗匈奴騎兵。而在群雄紛爭的漢末,漢人照樣能把北方的烏桓騎兵追著打。可到了出現了金屬馬鐙的南北朝以后,北方游牧民族與南方漢人之間的戰力對比漸漸顛倒過來。
當然,韓岡不會因為這個原因便放棄推廣馬蹄鐵的使用。這樣很愚蠢。已是公元十一世紀,西方應該已經出現了馬蹄鐵。如此有用的裝具,遲早都會在東方流傳起來。要想戰勝敵人,不是將新武器深深掩埋,而是繼續創造出更有威力的武器。
韓岡的想法只是不想讓馬蹄鐵提前泄露出去,等他正式得受官職,開始輔佐王韶用兵于河湟。那時再放出來,由此掙到的軍功,可比劉仲武的一點驚嘆有力的得多。
韓岡在馬廄外面看了看劉仲武悲痛欲絕的樣子,心中也微覺歉然,覺得這時候還是不進去找他的為好。轉回店中,路明走了過來:“韓官人,現在天色尚明,不如去逛一下鎮中的西太一宮。雖然那里沒有什么古物,但宮中的幾株老梅還是值得一觀。”
再過十天省試便要開始了,而路明卻貌似全然不放在心上,俗話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路明連佛腳都不肯抱一下,連復習都不作,真當自己是章惇那種想考進士就能考進士的奢遮人物了韓岡暗自搖著頭,對路明考中進士的機會又看低了幾分。
既然路明本人都不在意即將開始的考試,韓岡也沒有替他擔心的道理。左右無事,他便留了李小六在房中看守行李,會同路明一起,往他所說的西太一宮而去。
鎮外不遠處的西蘇村頭便是西太一宮,于此相對的還有一座中太一宮,位于開封城中東南隅。為熙寧初年修建,最近剛剛落成,祭告時還死了一個三司副使,說是吃胙肉吃出了毛病,七竅流血而死——韓岡卻想不明白,為什么三年未至京師的路明能知道這么多。
兩座太一宮,其實就是祭祀東皇太一的神祠。太一又名太乙、泰一,史記有云:‘天神貴者太一’,是為天帝別名。屈原所著的楚辭《九歌》中也有《東皇太一》一篇,在中國的神仙譜系中排位很高。只是供奉太一的香火并不旺盛,還不如一般灶神,城隍,更不如如今世所流行的二郎神、紫姑神等莫名奇妙冒出來的神靈。所謂縣官不如現管,大略便是如此。
盡管香火不盛,可太一宮畢竟是在祠部司中列名的道觀,比韓岡老家的李廣廟要大得多。但是在宮內灑掃庭院的火工道人就有十幾個,由一個領著朝廷俸祿的廟祝管理。而韓岡從王厚和路明這里都聽說過,朝廷中還有一類名為提舉宮觀的官職,專門用來安置貶斥或是求退的官員,類似于官場中的養老院,后世政協一類的地方。
這座宮觀既然是隸屬于官,當然也講究著門面,殿宇重重,也有大小十幾棟之多。主殿高達四五丈,單是露在外面的幾根立柱就比兩人合抱還粗。
“西太一宮這主殿雖然不大,裝飾又乏華彩,可卻是當年預都料親自監造,堅實無比。當日主殿架梁,俞都料親自把大梁放正,他從殿上下來,直說除非火焚地震,否則此殿千年不壞!幾十年來,此殿數遇雷擊,卻當真一點事也沒有。”
路明介紹起來,言辭引人入勝,像個標準的的地陪導游。不過他口中說的俞都料,韓岡則是一頭霧水,便向他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