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明解釋道:“就是都料匠俞皓,國朝以來木工第一人,號為當世魯班。如今有三卷《木經》通行于世,天下木工皆以其為法度。”他指著東面的開封城,“開封城里的開寶寺塔便是俞都料所親造,塔初成時,傾于西北而望之不正。朝中欲問罪,俞都料則道:‘京師平地無山,而多西北風,吹之不百年,當正。’”
“俞皓”韓岡念著路明提到的姓名,莫名的有些耳熟,就是一時想不起來。若傳言是真的,還真是不得了的名匠。他聽得有趣,便問著:“那開寶寺塔現在呢正了沒有”
“正好一百年的時候,給一把火燒掉了,那是慶歷年間的事了。不過在這之前的確正了”路明手指上下比劃著,“直直向上,一點也不偏。俞都料言之如神,所以啊如今京師里面卻多了一層擔心。”
“擔心什么”
“擔心再過七八十年,京中的寺塔會不會都向東南面倒!”
韓岡聽得哈哈一笑,路明這包袱抖得當真有趣。
路明陪著韓岡笑了一陣,繼續道:“俞都料只有一女,據說已得其親傳,技藝不輸乃父。有傳言說《木經》三卷,其實是出自她手。后來招了贅,現在其后人應該還在京中。”
韓岡腳步頓了一下,他終于記起在哪里聽說過俞皓這個名字。這不是他上學時出現在課本中里的那位俞皓嗎節選自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梵天寺木塔》一篇古文,當時自己還是背了下來的。想不到俞皓不但在吳越國修過塔,在開封府也一樣修過塔。能名傳千古,能力當然不差。
談笑間,兩人走進主殿中。東皇太一的神像高居殿中,裝飾得金碧輝煌。只是一張富態的圓臉下留著三縷胡須,這相貌卻與韓岡見過的其他神像,如同一個模子映出來。
站在香案前,兩人各自上前敬了一炷香,便跪下來行禮。瘦瘦高高的廟祝站在一旁,等著兩人的隨禮。
“東皇大帝在上,信男路明拜于駕前……”路明跪在蒲團上念念有詞,而韓岡雖也跪了一跪,卻是在四處張望。的確如路明方才所說,殿內沒有什么裝飾,至于建筑結構,韓岡毫無了解,也看不出俞都料的手段究竟是如何精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