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更,求紅票,收藏】
“五萬”
王韶下馬后的第一句話,便是反嘲式的疑問,配著隨后而來的冷笑,顯而易見的表明了他心中的懷疑和不屑。
臉色突變的高遵裕被王韶的冷笑,笑得心情平復下來。他側頭看看韓岡,還不到二十歲的青年,竟然也是一副不為所動、冷靜從容的模樣。
高遵裕心頭突然一陣火大,自己的定力竟然還不如一個黃口孺子,不過轉而他又釋然,這還是他尚未熟悉當地情況的關系。
“傳說是五萬,實際上能有多少”高遵裕其實也不是不通兵事,方才只是猝不及防被嚇了一跳,現在冷靜下來,卻也看出了傳言的無稽。
王韶將馬交給寨中迎上來的士卒,自己與高遵裕向寨中走,邊走邊道:“我是不知道今次木征、董裕招來的兵到底有多少,但當初董裕帶了四百精銳,加上托碩部的兩千多兵,可就是敢號稱一萬大軍的。”
高遵裕算了算宣揚夸大的數字和實際兵力的比例,臉色又是一變,“那木征既然號稱五萬的話,今次來攻古渭的怕是也有一萬多兵。”
這個數目讓高遵裕心提了起來,要知道古渭寨如今的兵力,在劉昌祚帶了兩千去,可就只剩千人。
王韶的聲音一如往日的平靜:“但當時在青渭流傳的謠言,卻是傳說董裕帶了一萬河州精銳來助戰,連同托碩部的兵力,加起來總共兩萬人,而古渭寨派出去的探子有一多半回來后就跟我說,董裕托碩聯軍的數目超過三萬。”
“這……”高遵裕終于知道傳言有多么不靠譜了,“那到底會有多少。”
“不會超過一萬,大概七八千上下。再多了,木征家的糧食也會支撐不住——而且木征還要留兵在家,防著他的叔叔。”王韶對自己的判斷很有自信,他回頭問韓岡:“玉昆,你說呢”
“下官決計不信木征會有膽子來攻打古渭。”韓岡不正面回答王韶的問題,老是附和,卻也顯不出自己的能耐。
“怎么說”王韶為之停步,就在古渭寨的正門處,等著韓岡的回答。
“木征的性格,其實應該跟俞龍珂差不多,都是小富即安,割據一地便心滿意足。要不然他也不會容忍他的叔叔董氈做著贊普——再怎么說,木征都是唃廝羅的長孫,雖然其父瞎征與唃廝羅反目,但他承繼吐蕃贊普的資格卻還是在的。可木征其人雖然有野心,過去也做了不少小動作,但他卻始終不敢跨出最后一步,自立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