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知州沒有被宣詔使臣請出來,而是請了竇舜卿,這讓韓岡大惑不解。天子和王安石不可能不調走李師中。王李兩家打的筆墨官司在崇政殿的案頭能疊起兩尺高,幾乎是水火不容。李師中在秦州一日,王韶的手腳就要被枷上一日。有兩場大捷為王韶的才能作證,趙頊怎么還會留著李師中在秦州做河湟拓邊的絆腳石
今次張守約詣闕回來直接頂替向寶,是韓岡意料中事。在他的預計中,竇舜卿應該會被留任做個過渡,而李師中則是肯定要先被調出秦州——這也是王韶和高遵裕共有的看法。而且在官場上資歷比王韶、高遵裕和韓岡加起來都多,兩場大捷會給秦州官場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想必李師中自己都清楚。
韓岡這些日子費盡心力的設計將竇解弄進大獄受審,就是想著先下手為強,不然竇舜卿順順利利的接替李師中當上了秦州知州,即便是個過渡,他韓岡也少不了被扒層皮。
韓岡頭痛著,而王中正已經開始宣讀詔書,第一份詔書的內容就解釋他的疑惑。
宣詔的順序由官階高低決定。等他請來的官員都到齊,王中正回頭掀開漆盤上的明黃綢緞,取下擺在最上面的一卷詔書,“竇舜卿聽詔。”
竇舜卿上前跪倒。
王中正用著尖細的嗓音念著詔書。這份詔書中并沒有提到半點竇舜卿將萬頃荒地說成一頃的欺君之言,而是贊許了他在秦州的苦勞,并讓他回京城詣闕。
‘果然還是要調走李師中。’韓岡聽著聽著,便恍然大悟。
邊地要郡守臣在上任前,一般來說都要面圣陛見,述說自己對即將擔任的職位的看法,以及上任后要施行何種。竇舜卿被召去京中,便是為了接替李師中而做準備。
但現在可不是一般情況,離秋季只剩兩個月了,屆時關西緣邊各路就會迎來一年中規模最大的西賊攻勢。防秋的一樁樁繁瑣的事務如今已經要開始進行準備,在韓岡王韶他們的預想中,將是竇舜卿直接替代李師中,以防耽擱了防秋。可沒想到,天子還要讓竇舜卿去京中走個過場。
“還真是穩重……”王韶壓低了聲音說了一句,聽口氣卻是在抱怨。
朝廷的這種穩重之舉不僅讓王韶抱怨,也讓韓岡覺得不痛快。如今他的孫子犯了事,竇舜卿少不了干系。他入京詣闕的同時。竇解的罪行也會遞到天子案頭。他也不可能再接任秦州知州一職,甚至不可能留在秦州。既然向寶走了,竇舜卿也走了,為了秦州內部的穩定,有極大的機率到最后是李師中被留任下來。
這算是弄巧成拙吧看著側前方王韶變冷的表情,韓岡能猜出他的想法。
‘算了,還是有辦法的。’見過了李師中最近的表現,韓岡卻還是有些把握。
緊接著竇舜卿,接旨的是向寶。一番撫慰之詞之后,向寶被免去了他的都鈐轄之職,調入京中。因為阻撓河湟開邊之事,他本是要被降罪,但一場中風讓他博得了不少同情,升了半級,改去養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