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求紅票,收藏】
韓岡上京時曾聽說過智緣的名字,也聽說過他的手段。
三命僧愿成,醫僧智緣,是大相國寺中名聲遠播的兩位僧侶,總在豪門達官中行走,當時剛剛入京的韓岡無緣得見。
愿成善于算命,觀人體貌便能斷其三生休咎,說起人生過往能分毫不失,并言及前生后世歷歷如真,所以人稱三命僧。而智緣的醫術更為神奇,世傳他只要只手診脈便能知人貴賤休咎,甚至可以按父脈而知子禍福,所言精準如神。京中官宦貴人趨之若鶩,不是延請兩人上門,便是親自登門造訪。
不過對于愿成和智緣兩人的傳奇,韓岡當時聽了便哈哈笑過。三生輪回本是飄渺,診父知子更是荒謬,他是半點不信。
但據說王安石卻是真的相信智緣的本事,有傳言他跟天子談及智緣時,說道‘昔秦醫和診晉侯之脈,而知其良臣將死。夫良臣之命乃見于晉侯之脈,則診父知子,又何足怪哉!’
但只是這個關于王安石的傳言,韓岡卻有些懷疑,一是天子與參政在宮中私下里的閑聊,怎么這么容易就傳出來,在市井中被人口耳相傳第二,若是王安石真的相信智緣的本事,當智緣自告奮勇來秦州,當不會吝嗇一件紫衣【注1】。
很可惜,當韓岡看到智緣的時候,他穿得袈裟還是赤色的。
韓岡與王厚并肩進廳時,王韶和高遵裕正陪著一為身穿赤色袈裟、五十上下的僧侶在說話。除了智緣,自不會由他人。
韓岡、王厚向王韶和高遵裕行禮如儀,直起身又轉過去面向智緣。智緣大咧咧的坐著,王厚便欲作揖。可眼角看到韓岡直著腰紋絲不動,便也跟著停住了動作。
智緣沒有官身,韓岡不會自降身份先向他行禮。盡管智緣是方外之人,不用俗家禮法。但既然要為朝廷拓邊河湟,來西北邊境追求名望功勞,就不要裝出個高僧大德的模樣來——當然,其中最關鍵的,是韓岡不喜佛教。若是面對飽學宿儒,即便沒有個官身,韓岡也不介意謙恭一點。但對上吸民膏血、不事勞作的僧人,他可做不到恭敬謙卑。
對視了很短的時間,智緣見韓岡并不打算先見禮,臉色便是微變。他磨蹭了一下,終于還是起身向韓岡合十躬身,“小僧智緣,見過韓機宜、王機宜。”
智緣的聲線渾厚圓潤,如同禪唱。其聲自丹田出,一張口,醇和的聲音就在耳邊回響。用這副聲線向人解說經文,論福,也難怪能掙下如許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