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岡接過酒杯,正待要一飲而盡,卻有人在旁邊攔著,“這酒豈是韓官人一人喝得”
韓岡一愣,卻見攔著他的路明向章惇使了個眼色,又朝正被眾女恭賀的周南呶呶嘴。
章惇像是一下被開了竅,哈哈大笑:“說的也是,交杯酒哪有一人喝的道理。還不請周小娘子過來。”卻是要讓韓岡和周南喝這交杯酒。
一陣哄笑聲中,周南赤紅著臉,低著頭,小步挪著硬是被推了過來。原本很大方的性子,現在卻滿是羞怯,與韓岡面對面站著,頭始終都不肯抬一下。而周圍的起哄聲,更是真的像是在鬧洞房一般。
這個時代鬧洞房的事,韓岡也見識過。兩支交椅背靠背,上面架個馬鞍,把新郎趕上去坐著,不喝滿三杯不給下來——在前身留下記憶中,一直致力于恢復上古禮儀的張載,也曾經向學生們抱怨過,如今的婚禮越來越不成樣子了——只是起哄喝交杯酒,還真是算不得什么。
此時的交杯酒并不是后世的交臂對飲,而是各自把杯中酒喝下一半,然后互換了酒杯,再把對方的殘酒都喝光。
一名妓女倒了酒,硬塞進周南的手中。
彼此間呼吸可聞,在周南腦海中,周圍的聲音全都靜了下去,消失無蹤。周南她怯生生的抬起頭,對上了韓岡堅毅的雙眼,“官人,這杯酒……”
韓岡性子爽快,也不多話,一仰脖喝了半杯下去。他把酒杯放在周南面前,微笑著,默不作聲的等待著周南的回應。
周南看著遞到眼前的只有半杯殘酒的酒杯,還有穩穩握著酒杯的韓岡的右手,淚水又忍不住的流下來。
她抬起手,將自己的酒也喝了一半。抬頭燦然一笑,純美的笑容如百花綻放,剎那間閃過的艷色攝人心魄,讓韓岡也一陣目眩。
各自喝了半杯,便換了杯,兩人對飲而盡。而周圍不知是誰起了頭,有人開始唱著詩經中的古曲,“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琴聲也叮咚叮咚隨之響起,“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這是先秦時恭賀少女出嫁的歌謠,正是合著眼前一幕。而此曲,又是出自詩經中的《周南》一篇,讓韓岡和周南回想起了兩人初見面時的對話,不由得相視一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