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封推,求各位書友的紅票推薦。】
喝酒唱曲,鬧了一通后,章惇便請各人落座,周南怯生生的坐在韓岡側后,做足了少女新嫁的模樣。
今次的宴會是分席,包廂內擺出了五個席位。除了現在的三人,加上入宮的王韶,當是還有一名客人未至。
章惇留意著韓岡的視線,就向他解釋道:“待會兒還有位貴客要來。如今正在開封府用事,是個極有趣的朋友。他對玉昆你欽慕已久,聽說玉昆要赴宴,便一口應承下來。”
‘應該是為了王韶才對。’韓岡笑了笑,問道:“不知檢正的朋友究竟是開封府中的哪一位”
“不急,來了便知曉。”章惇故作神秘的不肯明言,讓韓岡去猜。
周南卻是早就知道,她附在韓岡耳邊低聲說道,“是管干右廂公事的蔡確……”
周南貼得很近,高挺的酥胸正壓在韓岡手臂上,綿軟中帶著彈性的觸感從接觸的地方傳來,溫熱的呼吸呵著耳朵,韓岡心頭就有些發癢。
雖然驚訝不是章惇那個名氣響亮的朋友,但開封府管干右廂公事這職位,已經不低了,普通一點的京官都坐不上這個位置。
東京城周圍五十里,整個大開封府更是相當于一路的地界。包括十七個縣二十多個鎮子。依照慣例,東京城內事務,歸于府衙,城外則是由兩個附廓的赤縣——開封縣、祥符縣處置。就像秦州州治成紀縣,城內歸州衙管,城外則是成紀縣的管理范圍,所以住在城外下龍灣村的韓岡當初作為衙前去州城,就得去縣衙報道。
不過東京城實在太大,周圍五十里,府衙不可能一力統管,因此便把城中分為十個廂,依東西劃歸左廂和右廂兩都廂統管,各自分廂坊管理民政。其實這跟后世的區劃沒有區別,就是將一個大城市分為郊縣和市區兩部分。
而蔡確管干右廂公事,他的身份,實際上就是相當于后世的一個首都區長。一般來說,都是資歷深厚、成績斐然的知縣或是通判來擔任。雖然比不上章惇的位置,卻也不是韓岡能望其項背。
韓岡思忖起章惇邀請蔡確的用意,在王韶本來確定與會的情況下,章惇不可能隨隨便便請來一些無聊的閑人。路明身份雖卑,但他兩邊說得上話,上席也沒問題。而蔡確不知有何特殊的地方,讓章惇特意請了他來。
路明在旁邊看到了周南的耳報,不用想也知道她到底說了什么,就調笑道:“周小娘子才喝了交杯酒,就偏向玉昆,當真是宜家宜室。”
周南臉紅了,推開韓岡重新坐好。這時門外就傳來一聲長笑:“子厚,蔡確可是來遲了”
“尚未開席,持正來得正是時候!”章惇聞聲便長身而起,大步過去,把人迎進來。向著韓岡介紹道:“這位就是現今的管干右廂公事的蔡持正。原是邠州司理參軍,新進由韓相公從陜西薦到韓大府處。與我即是同鄉,亦是同年。”
被介紹給韓岡的蔡確,年紀大約在三十出頭,跟章惇相仿佛。身量頎長,儀貌秀偉。氣度非凡,并不輸給章惇。章惇說其是同鄉同年,當也是福建出身的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