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入宮面圣,官家提到玉昆你好幾次,話里話外都想見你一面。”王韶回憶起今晚見到趙頊時的情形,年輕的天子對韓岡重視,著實讓他驚訝。王韶為韓岡無緣上殿而感到遺憾:“若不是馮當世在中間攔了一道,玉昆你今次得以入宮廷對,說不定就能特旨轉官了。”
“此乃時也命也,也只能等下次了。”
韓岡嘆了口氣,看似豁達的笑了笑。不過他的心中不無怨聲,‘現在說這些還有什么用’
從選人轉為京官,脫離選海,是每一個底層文官都夢寐以求的美事,韓岡何能例外只要見到天子時奏對出色,總是少不了一份恩賞。韓岡的功勞已經積累得離轉官只差一步,天子恩澤一下,轉官當是定數。
只是自真宗起,大宋的歷任天子都顧忌著后世名聲,不想跟宰執打擂臺。而幾十年的寬和政治延續下來,文官們也少了顧忌。為了表現自己的剛直,一眾宰輔能為一件芝麻大的小事,鬧得天子下不了臺。
若是為了新法倒也罷了,但為了韓岡一人,而讓馮京鬧將起來,趙頊當然不愿意。若是使得執政賭起氣,鬧到辭官要挾的地步,不論誰是誰非,都是皇帝輸了。
‘這些文官都被慣壞了!’馮京一句話阻了他進步的道路,韓岡可是將其恨到骨頭里去了,‘世事輪回,報應不爽,這件事總有回報的一天。’
不過韓岡若是以一介臣僚的角度來看今次的事,馮京做得其實也不算錯,維護朝野定規,讓天子不能恣意妄為,也是大臣的本份。
實際上,韓岡一直認為皇帝弱勢一點沒有壞處。若是能把天子變成后世的英、日等國那種裝飾用的壁畫,或是就像此時的東瀛倭皇,自己當上宰相的時候,也會痛快許多。
韓岡作為臣子,當然希望天子越老實越好。可是如果換作他韓岡是皇帝,莫說擠兌的權臣,他不可能容得下,就是普通結黨的大臣,他都會拉一派打一派,讓他們兩邊老老實實的聽話受教。這就叫做屁股坐的地方不同,觀點也自不同。
“對了,玉昆。”王韶并不知道韓岡現在滿肚子都是反逆的念頭,見韓岡突然沉默了下去,以為觸及到了他現在的心情,安慰似的岔開話題,笑著:“你的風流之名已經傳到了宮中,讓花魁為你守節,不是等閑人能做得到。而周南出淤泥而不染,也算是能難能可貴了。”
在跟王韶的內侄女定親的時候,與名妓勾勾搭搭,從情理上的確有些說不過去。但現在也看不出王韶他有什么怒意。而韓岡也是驚訝于他和周南的事,竟然已經傳到了天子的耳中。
“是皇城司!”
論起天子的耳目消息,在京城的百司之中,也只有皇城司負責也一方面的任務。
“不要想太多,皇城司也不是事事都能打探的到。”王韶誤以為韓岡是那等憎惡天子偵緝臣民言論的士人,幫天子趙頊解釋道:“只是玉昆你和周南的事傳得廣了點,所以傳到了官家的耳朵里。今夜也是當笑話說了出來,并沒有責怪你的意思。”
‘責怪這怪誰得了’
韓岡與周南未及與亂,并未違反法令律條。而引得名妓傾心,甚至為其守節,也只不過是一樁小小的風流韻事,天子也不至于大煞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