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求紅票】
正月的古渭,公事一樁都沒有,清閑得要命。雖然這對官員們來說,也算是件好事,但連個好玩的去處都沒有,那就讓人郁悶了。即便是正月十五上元夜,也只是各家門頭上挑兩個燈籠,衙門前扎幾個一丈高的燈山湊個趣。還有七八具從秦州買來的煙花,擺放在衙門前的空場上,待會兒就要燃放。
作為新成立的通遠軍的治所,古渭寨不可能還保持原來的名字,有傳言說很快就要改名做隴西縣了,這是古時的稱謂。
風起隴西,聽著就要讓人敬畏三分的感覺。
“給俺瞪大眼睛,把各處都盯牢了。若今天哪處走水沒有及時回報,明天大板子伺候!”
古渭寨主傅勍,可能也是未來的第一任隴西知縣,正指派著手下的兵丁,防著上元夜的火情。天下連著放燈三日,古渭也不例外。但冬日天干物燥,這燈一點起來,少不得有火災。話說回來,若哪年沒有燒個幾家,那就不是真正的上元節。
此時身在古渭的大小官員,都按著次序坐在衙門大堂中的宴席上,大門敞開著,可以看見廣場上的燈山和煙火。只是明顯興致都不高,這等鄉僻之地的節慶,說起來,比起秦州這等大去處的尋常日子都不如,也沒人有興趣看著煙火燈山什么的。
幸好還有其他話題供人閑談。
并不是橫山那里已經拉開序幕的大戰,而是今年過年后,在城中組織的蹴鞠聯賽。
這球賽是韓岡上京前匆匆定下來的。城中分片分廂組成隊伍,還有駐軍按指揮出人,加上周圍的村寨,總計十六支球隊,其中有一支還是納芝臨占部的球隊。參賽者照例都有賞金,衙門里拿出五十貫,而榷場的各家商戶助興,總計四百多貫的彩頭,其中冠軍能拿去四成。
有高額獎金勾引人,比賽就顯得熱鬧非凡。單敗淘汰制的比賽,通過抽簽,排出對陣表。連續八天的比賽,就在昨日落下帷幕。來自騎兵指揮的球隊奪下了冠軍,披紅掛彩的拿走了一百七十多貫財貨,還有韓岡特意囑咐讓人打造的高腳銀杯。當冠軍球隊的隊正拿著碗口大的銀杯倒滿酒的時候,所有觀眾都一齊同聲歡呼。
但讓古渭城內城外,興奮的不僅僅是比賽,閑來無事的人們,都是在看球的同時賭起輸贏。
傅勍安排下監視火警的人手,坐回自己的位置,插進話來:“哪個不賭趙隆在賭,苗衙內也在賭,還有王舜臣,他賭得最兇。”
瞅著王舜臣跑去王韶、高遵裕那邊去敬酒,傅勍毫無顧忌,他管著古渭內外雜事,就是個包打聽,耳目最是靈敏,“王舜臣他先贏后輸,蝕光了老本,連借的錢都輸光了。債主追到家里來了,把他老娘氣得在家里大罵,說是沒見過被人追債的官人。拿著門杠,把王舜臣打了一頓。他還不敢動,老老實實的站著挨打。”
除了高遵裕和苗授,現在古渭寨中官品最高的武官就是王舜臣,但他的年紀偏偏是最小的,在座的都知道他改了歲數,好早點入官。也因此,不少人都有三分妒嫉。聽到他丟了臉面,興趣盎然的不止一個。
楊英催問著傅勍:“最后是怎么處置的”
“還是韓機宜的表弟馮從義幫忙還的債,聽說是韓機宜的母親讓他把錢送去的。”
“王大跟韓機宜家關系倒真是不壞,幾十貫的帳說幫忙就幫忙了。”
“那是過命的交情啊!”
下面在說球賽,高座在上的王韶和高遵裕也在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