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投石車韓岡還是第一次見,他現在所看到的這具被稱為行砲車的攻城戰具,并不是他前世記憶中的那種投石車,除了拋竿不變以外,樣式簡直是天差地遠。尤其是拋竿前部,一條條垂下來了幾十根繩索,而不是綁著石塊或者重物。
“怎么拖著這么多繩子下來”韓岡好奇的問著游師雄。
游師雄抬手扯著繩子,向下用力一拉,穿在橫梁上的拋竿另一頭便被拉得挑了起來。他對著韓岡笑道:“這些繩索要三十人同時拉扯,才能把石頭拋出去,力氣小一點都不行。”
韓岡聽著納悶:“怎么是用人力!”
“不用人還能用什么,總不能用牛和馬吧!”游師雄哈哈笑了兩聲,“牛、馬可不會那么聽話。”
“小弟不是這個意思。”韓岡搖著頭,“用人向下拉扯繩索,是為了讓拋竿翹起以便把石塊拋出。也就是說,只要有個向下的力量,好把拋竿的后端翹起,是不是用人來拉,本質都是一樣。”
游師雄聽出了一點意思:“玉昆你有什么想法……”
“小弟是在想,如果不用人力來拉,而是綁一塊巨石或是其他重物呢!”韓岡拿著樹枝,在有著一層浮土的地面上幾筆畫出了他記憶中的投石車的外形。
游師雄一邊聽著韓岡解說,皺著眉對著草圖看了半天,猛抬頭,“何忠呢,把他找來!”
轉眼之間,被喚作何忠的一名老工匠,就被找了過來。
“何忠是工匠營里的作頭,這里的事都由他管。”游師雄向韓岡介紹了一下,便讓韓岡向何忠細細解釋。
老工匠聽了一陣,又開口詢問了幾句,便開始點頭,回過身對游師雄道:“大概能成。”
有了專家的認同,游師雄開始為韓岡的博學驚嘆著:“想不到玉昆你對這軍械之事也這般了解。”
“不!”韓岡立刻搖頭,“小弟完全不懂,不然怎么會連行砲車的繩索作何之用都不知道”
游師雄疑惑著:“那為何玉昆你能……”
“只是透析其理而已。”韓岡立刻接口說道。笑了一笑,他又道:“不知景叔兄見過桿秤沒有……為何一條有著提繩的木桿,加上一個秤砣,就能稱出東西的重量還有撬棍,為何一人之力,便能撬起一塊千斤巨石”
游師雄更加疑惑:“這與砲車有何關聯”
“因為道理是一樣的。”
韓岡隨手拿了一根木桿過來,將力學上最基本的杠桿原理和公式,向著游師雄娓娓道來。后世的物理,與現實關系緊密,一點簡單的實驗就能驗證。
單純做一個的能臣,韓岡并不甘心。學術上,他也有獨樹一幟的想法。他一直都有意把后世的科學理論與儒學結合起來,這其中最為直觀、且容易驗證的,便是力學的幾條原理。
韓岡已經用撬棍和剛剛讓人找來的桿秤說得游師雄連連點頭,并在紙上把力臂和力的公式寫了出來,最后總結道:“不論是投石車、還是桿秤,又或是最簡單的撬桿,外形、用處無一相同,可本理唯一……都是力與力臂的平衡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