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睡得迷迷糊糊的蕃兵被叫起,依然有些暈頭轉向。雖說不敢違背兩名主人的命令,但動作磨磨蹭蹭,場面亂作一團。
而在這個時候,劉源縱馬出現在山谷中,身后緊隨著近三百余名騎手。夜影中,黑壓壓的一片。數百點小小的燈籠在黑暗中閃爍著亮光,這是他們坐騎的眼睛。
“吐蕃人太大意了。”劉源耳邊,有人輕聲地說著,很是興奮。
雖然吐蕃人放出了哨兵,但他們因為大軍即將動身,而靠近了本陣,已經失去了預警來敵的作用。
劉源默默的點了點頭,“差不多是時候了。”
大軍啟程上路的時候,就是最為脆弱的時候。歇息過后的吐蕃人即將動身,這是偷襲他們最好的機會。
劉源握緊了長槍,胯下的戰馬感染到了劉源壓抑在心底的興奮,輕快的打著響鼻。劉源順了順馬鬃,西軍中的戰馬多是從吐蕃人手中買來,多年的經驗,讓他調教起剛剛搶來的這匹戰馬,也是很容易就上了手。
韓岡讓他去阻滯逃敵,但他卻是遠遠的吊著吐蕃軍,根本不上去廝殺。劉源帶著他的兵,像一頭餓虎一般,遣行在茂密的樹叢中,靜靜的尾行著獵物,等待一擊噬喉的機會。
在他看來,韓岡無論兵事、政事、膽色、才智,都是他所見識過的文官之中,最為出色的幾人之一。可今次未免太高看了眼前這些蕃人。
文官用事一向謹慎,劉源是清楚的,只是今天來襲渭源的吐蕃人,既然已經從城下敗退,那就根本沒必要驚動臨洮城的主力——出擊和敗退的兩種不同的情況下,蕃人的戰斗有著天壤之別。
為了劫掠而殺出來的時候,士氣高漲的蕃部騎兵,絕對是一個強敵,以蕃人軍紀的松散,甚至都能做到令行禁止。可他們一旦失敗撤退,就再無嚴整的軍紀可言。就像眼皮下的這個場面,根本是一盤散沙。
長槍遙指前方,劉源深吸了一口氣,一聲暴喝脫口而出,“殺!”
蹄聲踏碎了夜色,六十余騎領頭沖出了山口,直接沖進了混亂的敵軍之中。而緊隨在后的兩百名戰士只是稍慢一步,也隨即嚎叫著沖進了敵陣,下馬沖殺起來。
讓人猝不及防的偷襲,攪亂了擁有兩千戰士的吐蕃軍。瞅準了中軍位置而沖殺過去的劉源等人,在沒頭蒼蠅一般混亂的敵陣中,像切菜砍瓜一般的輕松。
在黑暗中,吐蕃人不知道有多少宋人沖進了自己的隊列內,只聽得左右前后,一片聲在喊叫。暈頭轉向之下,更多的人選擇了逃竄而不是反抗。
瞎吳叱和結吳延征重新組織隊伍的努力,在這番沖擊下,化為了泡影。各自被人流沖散,混亂中,結吳延征突然聽見身后亂聲大噪,急回頭,只看見一道弧光映月,朝著頭面直劈了下來。
兩個時辰后,一名騎兵沖進了渭源堡中。
“贏了!”
正準備出戰的王君萬當先跳了起來,又驚又怒。
“是大捷!”
被派回來的信使根本不把王君萬放在心上,向韓岡和王中正重復道,“陣斬敵將,是大捷!”
王中正的驚喜,王君萬的隱怒,韓岡都看在眼里,暗自一嘆,這還真是出乎意料的結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