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大人有所不知。前兩年就聽說韓玉昆已經跟王韶的外侄女結親,怕是今科考試之后,就要成親了。即便沒有此事,韓玉昆前面不也說了嗎,他已經有了一兒一女,難道讓二十九娘嫁過去就為他帶兒女”
程頤重禮。韓岡未婚即納妾,不合禮法。為著名妓鬧出的那攤子事,程頤也是難以認同。作為弟子晚輩,韓岡的品性才學無可挑剔,讓程頤很是欣賞。但要家中最受疼愛的二十九娘嫁給他,他就不可能點頭。
韓岡未婚便有兒有女之事,程珦并沒有放在心上,此事如今很常見。倒是韓岡和王韶的外侄女訂了親,讓程珦頗感失望,不甘心的又追問著:“他與王韶家結親之事可是確實”
“子厚表叔曾經寫信過來,提起河湟之事時,順便提了一句。”程頤道,“韓岡這個佳弟子,子厚表叔難道不想要,他家也是有女兒的。可惜兩年前問話的時候,韓岡已經跟王家定親了。”
“原來是這樣啊……”程珦微感失望的點點頭,幸好方才沒有問。結沒結親的問題,貿貿然的直接問出來,就未免太冒失了一點。
“何況二十六娘的嫁妝也是問題,韓岡這樣的女婿,我們家可給不起嫁妝。”程頤又道。
韓玉昆身份不低,選上這樣的女婿,光是嫁妝便給不起。
為什么進士那么受看重,以至于榜下捉婿。就是因為進士升官容易,順利的話,十幾年就能側身朝堂之中,而韓岡,他已經是朝官了!
京城富戶要找一個進士女婿,如今的嫁妝都要給到五千、一萬。而韓岡的朝官身份,使得要攀上他這門親事,少說也要上萬貫的財貨田產。
就算韓岡本人是個不在乎財物的性子,隨手就將封賞送了大半給張載。但程家也得擔心女兒嫁到了韓家后,會不會嫁妝給得少了,會受人欺負和鄙視。
世風淪落,人心不古。
新婦在夫家是否會受到重視,端看嫁妝給的份量。送得少了,直接休掉的都有。就算是王公貴戚,要嫁女兒的時候,也得想方設法湊出三十六個箱籠,帶上百來畝脂粉田來。
對此,一干有識之士無不為此扼腕嘆息,大加抨擊。可到了現實中,換做程頤程顥要嫁女兒,他們也不敢拿著女兒的幸福做賭注。
要怪,就怪程顥沒能在京城時早問上一步,那時候把親事定下來就方便多了。但三年前鄂娘才十歲出頭,怎么也不可能找上已經年屆十八的韓岡。
程珦嘆了一口氣,自嘲的搖了搖頭。畢竟孫女明年才十三,根本不用著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