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呂惠卿提起二女兒的婚事,王安石苦笑起來。又是一個跟自己不是一條心的女婿。要不是韓岡人品還算過得去,是為了師門而赴湯蹈火,王安石悔婚的心都有了:“盡給經義局添亂。”
從話語和神色中,呂惠卿看出了王安石的苦惱。寬慰道:“韓玉昆的確接連被天子召見,但不代表他當真能說動天子,要不然,征召張載入朝的詔書就應該下了。”
“就是說動天子下詔又如何”王安石半沉下臉,冷然說道。
呂惠卿聽著一喜:“……相公的意思是”
“不行就是不行!外面不是說我拗相公嗎”王安石神色堅定,語氣也毫不動搖:“不管韓玉昆在算計著什么,經義局絕不能讓人!”
……………………
就在王安石發狠的時候,韓岡正在崇政殿中。
從李舜舉手上接過一塊白水晶。側面為三角形的柱體晶瑩剔透,在掌心反射著照進殿中的夕陽,閃閃發亮。
韓岡不過是在前天向趙頊提了一次,才兩日功夫,竟然就給磨制了出來。而且用的是通透無比、一點氣孔都不見的白水晶,磨制得也是光亮透徹,幾乎看不到上面的磨痕。這等手藝,不是普通的大匠能做到。
畢竟是皇帝啊,言出法隨。隨便一句,就能讓人沒日沒夜的趕工。水晶貴重,但對皇帝來說,可算不得什么。
韓岡仔細看著手上的三棱鏡,一點也不比后世看到用精密機械制造的水晶制品稍差。如果能借用這名大匠,說不定過些日子,就能將透鏡給磨出來了。
“這個就是三棱鏡吧”趙頊說著,“方才朕用來對著一線陽光,的確是散出了七彩,正如虹光。與韓卿你說的一模一樣。”
韓岡前日受詔廷對,趁熱打鐵的說起了三棱鏡。趙頊對此很感興趣,立刻命名匠打造。
“彩虹多出雨后,而且必須是天上放晴,太陽出來的時候。乃是殘留于空中的水汽,折射了陽光的緣故。其本質,與三棱鏡分出的七色光乃是同理。”
這些前日趙頊也聽韓岡提過了,了解陽光的組成,便能明了了萬物的顏色從何而來。當時只是聽著而已。不過當三棱鏡磨制出來后,才有了直觀的認識。
趙頊笑著接回了三棱鏡,在手中把玩著,“格物致知之說,越格越是有理,的確是讓人欲罷不能。張載在儒門至道上,的確是別出一番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