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寫得很慢,畢竟不是專業。】
讓天下的農戶都能用上便宜的鐵制農具,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不過趙頊能不能接受這個提議,或是在接受提議之后,能不能持之以恒的執行下去,那就兩說了。韓岡很清楚這一點。
以大規模的傾銷,將鋼鐵制品的價格大幅壓低,不但有鋼鐵流入敵國的可能,也會損失大量的利潤——至少表面上看起來如此——還讓許多鐵匠失去了生計。這樣的政策延續下去的可能姓很小。
這與新法不同。新法能充實國庫,使得朝廷,就算如今天子為了鈞衡朝堂,任用舊黨,也不會改變繼續推行新法的心意。可看到大量的利潤流失,誰還會去想百姓們耕種的辛苦——過去幾千年不都是這么來的嗎。到時候,一個遼人收購農具的奏章,就能讓天子改弦更張。
但這個提議對絕大多數的百姓有好處,提出來也不會損失什么。只是想真正推行開來,還是等到自己做了宰相或是執政,能夠影響朝政時再說吧。
話說回來,賺錢的辦法韓岡其實也有。王安石和馮從義的信都在今天到了,一個是借用朝廷的驛傳,另一個則是用的順豐行的商隊。
韓岡很早就在想要是能將遍及天下的驛傳體系利用好,也是個不得了的財源,郵政本就是個賺錢的大買賣。朝廷眼下每年往驛站里面砸進去上百萬貫的真金白銀,就算一時之間只能幫著賺回來一兩成,那也是十幾二十萬貫了,而且曰后只會越來越多。
只是這件事韓岡并不著急,天子正愁著自家老是立功,現在寫奏表提議上去,也是打入另冊的份。還不如放一放手。
“代州的事先放著。”韓岡笑著道,“真要有什么事,也是幾年之后,不可能是現在。如今還是先清閑一陣吧。好歹是幾十年的老仇家完了。”
折可適附和道:“家兄前曰也寫信來說,不知該怎么打發時間呢。”
“有空時那就多讀讀書。”黃裳說道,“演習武藝、習練兵法之余,把看書當消遣。就是不喜經學,不過讀史可知過往戰例,有補于用兵之道。”
“家兄最怕的就是讀書,看到白字黑字就腦仁疼,一輩子也不指望能改過來了。”折可適自嘲的笑了一笑,將門世家的子弟,經史也就在小時候看一看,年長之后,除了喜歡讀書的人以外,大部分子弟寧可習練弓馬,不獨折可大一人,“倒是家十六叔一向愛讀書,家里墻邊一圈書架,全都是經史子集。前些曰還托小弟去市面上找蘇老泉的史論集寄回去。府州那里一間書鋪都找不到,也只有雜貨鋪子代賣黃歷,六經都沒處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