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才干卓異,名著朝野,提舉鐵路工役,盡顯其才,已無需贅言。論功論才,皆不讓人。臣舉沈括,為兩府備選。”
王居卿的話聲剛落,文德殿的角落處,立刻一聲嘶聲力竭的大喝:“陛下,沈括不可入選!沈括萬萬不可入選!”
龔原大步向前,前方正依班列恭立的朝臣,如同被分開的海水,給他讓出了一條道來。
龔原的步子略大,又急又快,腳步聲啪啪作響,轉眼便走到了殿中央,
躬身一揖到地:“陛下,臣監察御史龔原有本奏。依故事,受御史所劾,縱宰輔亦得退避,以待裁斷。沈括過犯,難以盡書,如今御史多有彈章呈于陛下,豈能容其安坐于朝堂上”
韓岡立刻成為殿中數百道視線關注的焦點、沈括反倒沒有收到多少的注意,縱有,也只是一晃而過。
誰都知道,這一次的彈劾,針對的到底是誰
韓岡沒有動,只是表情上看,是胸有成竹的模樣。投向韓岡的目光立刻充滿了疑惑,難道他不打算自己出頭,而是安排了別人出來反駁
王居卿、蒲宗孟,還是狀元郎
又或是別的韓黨成員
“那些彈章吾不是都留中了嗎怎么還來說!”
一聲呵斥,從大殿的正北方傳來,帶著濃濃的不滿,讓群臣心驚肉跳,讓龔原臉色蒼白。
是太后在說話。
“陛下……”龔原顫聲。
一切聽太后指示,這是一名忠臣應有的行為。太后既然表現對韓岡推薦沈括不滿的意思,他們這些做臣子的當然要附和太后的心意。但剛剛放走了王中正的太后怎么會替沈括抱不平
一時之間,鴉雀無聲。原本預定要出場的御史,一個個停下了腳步,查看風色。而殿中的群臣,則是在等待著他們中間有人敢于出列抗辯。
“陛下!”第二名御史出列,赫然是新晉御史楊畏:“沈括壬人,雖小有才學,但人品實劣,不足以為輔弼。且外又有傳,韓相公將諸鐵路歸于一衙,并欲以精兵數萬護衛鐵路,統掌軍政刑名,由沈括執掌。數萬大軍于外,又有班直禁衛于內,要害皆為宰相腹心所掌,太后,須防肘腋生變!”
韓岡輕輕的嘖了一下嘴。他的一番盤算,不過是稍稍漏了點口風,就這么快的傳開了。不過也有可能是英雄所見略同,干脆是編造出來的。御史有風聞奏事之權,到底是聽說,還是故意編造來攻擊自己,韓岡并不清楚。
但韓岡想做的事,也是世間一眾有心軌道的大族心中所想。令出一門,不論是找人疏通,還是插手實權,日后都方便許多。他可不在乎有人拿這事攻擊自己。
但太后會是什么反應,這么多年了,韓岡也無法確定。
“吾聽人讀史,為什么明明有名將領軍在外,卻總是無法克敵制勝。國事就是給這等小人敗壞的,南面的仗還沒打完呢,就急著想要兔死狗烹了別以為吾不知你們在想什么,看見王中正出去,就以為吾要查辦沈括之間怎么不見幾人說”卻見太后勃然大怒,“舒亶,御史臺中都是這等奸佞,你是怎么管教的”
兩上兩下的李定,已經不在御史中丞的位置上了,現任的御史中丞舒亶抗聲道:“不能為朝廷去賊,不能為太后辯奸,臣實有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