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彈窗涼州雁北城。
一青衫麻鞋的道士入了城門,容顏算是普通,無奈氣質太過出塵,看起來倒也是風調開爽,器彩韶澈。一手提了竹幡,上面用大筆寫了個“祘”字,只不兩個小字都出了頭,取掐算天下的意思。
同景州一大儒家的對聯一樣,相傳是西夏君主陳錚親筆寫的,上聯是“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下聯是“同天齊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聯“富”字無點,取富貴無頭的意思,下聯“章”字一豎出頭,寓為文章通天,先前天下夫子書生還以為是錯字,只是是君王所寫,倒也不敢多言,后來黃門士子納蘭天下著了本天下才子必讀書,將此聯收入為序章,下面還特意注釋寓意,天下才子書生這才大徹大悟,越咀嚼越是覺得精彩無雙,韻味無窮。
青衫麻履的道士提著與這對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旗幡進城,不過瞧路上行人的面色,估摸著沒人覺得他的做派有韻味,權當是個錯字了吧。還好,沒人挑他毛病,也不敢挑他毛病。天上各路神仙多了去了,誰知道這位是不是呢就像開始沒人認為桃花觀那位長相秀氣的年輕道長會有道行,后來看到年輕道長將第一次試飛失敗摔落在地的雛燕捧在掌心半分有余,原本都折的彎曲的翅膀竟然完好,在道長頭上盤旋良久這才跟著老燕南下準備越秋過冬。
提旗幡的道士進了城,第一時間四下打聽一家酒樓的位置,青云樓。他在青城山同一老道士閑聊的時候提到過,老道士說雁北便是青云樓的杏花有味道。后來老道士喝酒的時候,他也聞到了那醇香味,靦腆著臉湊了過去,誰知老道士像護寶貝一樣,將葫蘆收了起來。他氣不過,像小孩子一樣,同他打了一架。老道士也不示弱,呼出胸中酒氣,便凝成把青白耀眼的木劍樣子,抓起就砍。
只是兩個小孩子脾氣的人,打起架來聲勢著實有些大,青城山的香客們只看到三清觀上方彩云疊嶂,霞光萬丈,一個個都以為是神仙下凡,目眩神搖的跪在地上,磕頭不止。
后來有些眼尖的香客看到,連掛在三清觀門檐上的杏花劍都飛了起來,飛到了云霧里面,再也沒看到回來。
他問了好多人才找到的青云樓,人滿為患,小二哥見他風塵仆仆的模樣。小二哥因為好些日子前自家幼兒生病,背著去桃花觀拜了拜,找那位看起來一樣寒衣的道長看了看,誰知第二天幼兒便安穩了,所以也不覺得他打扮寒酸,也沒做出狗眼看人低,仗勢趕人的動作。只是滿臉歉意。他也一臉和善,也不覺得自己青城山的身份有多尊貴,站在門口,不進屋。將葫蘆遞了過去,然后還有些一路上算命看相賺的碎銀子,一臉赧澀說這些銀子能裝多少裝多少。
小二哥提著葫蘆進去,溫厚笑笑。
道士提著幡,轉身瞇著眼曬了曬太陽,很暖和舒適。過了夏陵江,再過了涼水之后,基本就再也沒見過這么和熙的陽光了。聽著酒樓里的酒客飯客也都在說雁北城最近發生的奇事怪事。
有眉飛色彩說桃花觀是神仙的府邸的,還說自己上山砍樵的時候見過。也有說朝廷在雁北增兵,愁眉苦臉揣測說估計要打仗了,然后隔壁桌的年輕人義憤填膺叫囂說打就打,雁北城沒有不帶把的種兒。
持幡道士都忘了自己有多久沒出過山同人打過交道,現在突然到了些有人煙的地方,也不覺得難以轉圜,而是覺得親切。
可打仗是要死人的啊就跟天下要死人一樣。桃花觀和青城山也不能避免,他不是戲子,他只是個騎牛的道士,上次演的戲自然不夠逼真,唬到了世人,卻沒唬到京城那位坐龍椅的。陳錚看出來他在演戲,便讓青城山的人去拿李閑秋的命,于陳錚來說,天下不死人,他的龍椅就坐不穩,換句話說,青城山與桃花觀不死人,他這個皇帝就當不安心。對他來說則是,他不死,就得死上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