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公接著又說“不過要是徐暄還在世,見到如今的西夏,怕也不會怨悔。”
陳錚贊賞說道“老太公高義。”
老人搖了搖頭,自嘲一笑,“高義呵呵呵唉,算了,不提這些了。”老人頓了頓后說道“圣上在關外等老朽,怕不是表面上這么簡單吧。”
陳錚從懷里拿出一黃色文牒,遞給老太公說道“老太公有所不知,十多年前,老太公辭官歸隱,期間只要去拜訪過太公的,我這里,都有個數,這些人才是忠貞之士,但在當時,為了安越地士子的心,沒辦法重起爐灶,只得任用原來的那幫人,也是為了保護之前那群人,或多或少的都貶謫出了金陵,但是還是有些人死了,死在任職的路上,在這里,我可以名說,他們的死,與我無關,流言蜚語可不管這些,甚至愈演愈烈。”
老太公打開文牒,因為眼力不太好,擱的有些遠,還瞇著眼睛才能勉強看清。
陳錚攥了攥拳頭說道“后來才知道是北齊在背后使絆子。”等見到老太公的作態之后,陳錚又是說道“老太公,上面的名字還有印象嗎。”
老太公這才合上文牒,點了點頭,“吳明山,原來的吏部司郎,胸有大志的一個人。”
陳錚補充說道“老太公辭官歸隱之后,他是第一個去唐府的六部官員。爾后死在去西蜀赴任的路上。上面用朱砂筆圈起來的,就是如今已經不在人世的,沒圈的,大多在北地,西蜀也有。這一次遷都長安,這些人都是要重用的。”
老太公默然不語,許久之后才說道“圣上想讓老朽替你探探他們”
陳錚看了一眼納蘭,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這是其一,其二便是如今春考在即,吏部官員是用不了了,禮部尚書又懸著,可若用禮部侍郎來主持,又顯得朝廷不夠重視,所以朝廷想讓老太公出面,作為這一次的考官。”
老太公瞥了一眼推脫說道“不是還有個黃門宰相嘛”
納蘭拱手打趣說道“老太公此言可是誅心了。”
唐老太公笑了笑,用手按住文牒,然后唏噓說道“圣上可否容老朽考慮一下”
陳錚見狀,用手敲了敲桌面,然后起身說道“此事不急,而且老太公遠道而來,身子乏累。不如這般,就在府上休息幾日,到時候再提此事”
老太公嗯了一聲,想著將文牒遞給陳錚,陳錚擺了擺手說道“這上面的人啊,我心里有數。老太公自便就好。不用送了。”
老太公站起身子目送著陳錚納蘭出了門。
正坐下,用手摩挲著文牒上的金龍圖案,老婦人端了盆熱水送了進來,瞧著前者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說道“人都要入土的人了,還管這些干嘛”
老太公隨口說道“婦人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