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晚期,青銅器發展出現一個高峰,器型眾多,紋飾精美而繁復。太顛方鼎也是商代晚期的重器。
“還有一件,也是商代的,不過卻是早期”對于余耀的眼力,滕昆吾已經沒什么可驚訝的了。雖然真品不在,這只是一件高仿,但從造型紋飾等等特點判斷出是商代的,對他來說不是個事兒。
滕昆吾說的,自然是那個矮的寬大錦盒。
余耀打開之后,發現是一件青銅盤。
盤口直徑有四十厘米左右,盤下有圓腹圈足;連帶圈足,通高在八厘米上下。盤面有玄鳥紋飾在中心環繞,外圍則是魚紋和夔龍紋。
盤內銹色如翠,盤外則夾雜紅斑。
整體十分完整,未有一處缺損。不過,工藝上可比太顛方鼎和三龍饕餮紋圓尊差了一截。
余耀觀察之后,發現圈足不起眼的地方,還有兩字銘文母丙。
商代早期,青銅器上的銘文是很少見的,有也不多,也就是一兩個字。比如這個“母丙”,應該是鑄造這件玄鳥紋盤,是為了祭祀母親,母親的名字叫丙。
“還有銘文這件玄鳥紋盤,且不說市場價值,文物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余耀嘖嘖贊嘆,“玄鳥生商,借以祭母。”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是詩經里的句子。傳說商族的始祖名叫契,是“感天而生”,“無父而生”。
哪有人是鳥生的不過是早期商族崇拜鳥圖騰的反映罷了。但商代早期出現這樣一件玄鳥紋盤,恰好也是一個佐證,原先的商族,后來建立了商朝,卻依然有祖先圖騰崇拜的印記。
“這件東西,工藝價值很一般,以至于我做的時候反而有些吃力。”滕昆吾接著說道,“但這件東西,值得秘藏商代早期的青銅器,市面上保存完整的太少了更何況這件的玄鳥紋飾和祭母銘文,實在是相得益彰”
余耀連連點頭。
隨后,兩人共同面對這件玄鳥紋盤,你一句我一句,說得興起,不由相視大笑。
這個世界上,找一個興趣相投的人并不難,可你如果在某種興趣上達到一種高度之后,再找就不容易了。越低越好找,越高越難找。
比如,你喜歡玩斯諾克,如果剛學會走位,加塞都容易滑桿,那你隨便到一個球房去,很容易就能找到人切磋切磋,還能挺樂呵。但你若是單桿能過百了,業余選手中你就很難找到愿意交流的人了。
高手寂寞。
滕昆吾已經寂寞了很多年,特別是這十年,連賀文光都沒法交流了。
余耀在交流中也很暢快,不過,他還是不由自主地看了好幾眼那個最小的錦盒。
只有煙盒大小,里面到底會放著什么東西呢
“不用想了,這東西的用途,還有點兒爭議,但不管怎么說,也是青銅所制。”滕昆吾察覺到了余耀的目光,說著便主動打開了那個最小的錦盒。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