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耀收起玉墜,恭敬道,“今天能遇上老先生這樣的高人,真是三生有幸。”
“小伙子,我像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可說不出你剛才對這位小胖哥兒說的話。”老者微微擺手,“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還得多謝老先生指點。老先生眼力驚人,要不然我守著玉墜,還不知是作者是誰。”
老者笑了,“你以為我能一下子就能看出來啊董進兼工犀角,有落款的習慣,這荷葉上,他落款了不過只有一個董字,所以我才說像是董進的手藝。”
“啊”余耀拿起持蓮童子,又看了看背面的荷葉,卻沒發現任何刻字。
“你順著主葉脈,跳著看,注意區分旁邊的支葉脈。”
在老者的提點下,余耀這才發現,在荷葉主葉脈上,隱約間隔刻有三個字形艸、千、里。
因為每個字的部分筆畫,都是借助葉脈本身的紋理,同時三個字分別隔開,而且和相連的支葉脈一樣粗細,若是不加提醒,極難發現。筆畫和葉脈融為一體,渾然天成。
“原來如此”
老者又道,“宋代的玉文化,開始向下滲透,受到文人的影響,玉雕工匠也開始留名留款。不過這一件是隱藏的暗款罷了。我有一件董進的黃玉臥羊,留的是千里草的明款。”
“老先生是古玉收藏大家啊”
“談不上。”老者轉而指了指展柜里的青銅敦,“你對這件戰國青銅器也感興趣”
“陪朋友來看看。”余耀應道,“老先生這是想拍”
“國內的拍賣會上難得有一件上三代的青銅器,先看看再說。”
此時,老者身旁的中年人輕聲道,“老爺子,那件”
老者點點頭,轉而對余耀說道,“這次拍賣會上,還有一件宋玉,小伙子你看了沒有”
“我還沒看拍賣圖錄,剛來進來時也沒看到。”
“一起去看看如何”
“好啊”
話音剛落,謝治豪扯了一下余耀,“這青銅敦”
“我看完了,回頭再說說,又不是馬上拍。”余耀可算找到理由了,“遇上老先生是緣分,我跟著學習下。”
謝治豪無奈,“那你們先去看吧,我去看看明清瓷器。”
余耀嗯了一聲,老者微微一笑,便一起先行離開,中年人跟在了后面。
謝治豪轉而走向了瓷器展區,心里嘟囔著,這老者一看就是只進不出的藏家,眼力再高也沒什么聊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