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耀掃到的,不是攤子上的玉器,而是一只碗。
這個攤子上主要都是玉器,也有一些零散的東西。瓷器只有兩件,一件青花龍紋水洗,一眼的現代工藝品。
還有一件,就是這只碗。
不管是青花龍紋水洗,還是這只碗,里面都放著東西;青花龍紋水洗里放的是各色玉珠子,這只碗里面放的是一些瑪瑙指環,批發價二三十塊一只的那種。
這只碗很特別,外壁內壁滿彩,褐、黃、綠、白,色塊組合,很有現代感,有點兒像迷彩服。
碗不大,口徑有個十五厘米左右,是一只斗笠碗。
斗笠碗顧名思義,像一個斗笠,廣口,斜腹,小圈足。
斗笠現在也不常見了。紅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頭戴斗笠,身披蓑衣,防雨的。
在蜜蠟攤子上看中一件線轱轆,又在玉器攤子上看中一件斗笠碗;這弄的,還能不能正兒八經買東西了
楊銳還在專心致志看那件青玉戈,余耀順手掏出煙來,一邊遞給攤主一邊問道,“老兄,你這攤子上的東西都是賣的吧”
攤主先是擺擺手,“不會”接著又說,“擺出來還能不賣嗎”
余耀自己點了煙,指東打西,“那件青花筆洗,也賣么”
攤主不由笑了笑,“你朋友看玉器,你不喜歡玉器是吧”
“喜歡,就是不太喜歡新東西。”
“玉器這東西,舊未必如新,關鍵看玉質和雕工”攤主把話給說分叉了。
余耀擺手,“這個青花水洗不賣是吧”
攤主竟直接說道,“你買這個還用從我這買嗎幾十塊一個,那邊有批發的”
嘿余耀沒想到攤主這么直接。雖說這青花筆洗新手也能看出就是個工藝品,但攤主也是夠實在的。
“哎那個迷彩服呢”余耀接著指了指那只斗笠碗。
“迷彩服”攤主樂了,“你還挺有意思,這叫素三彩,底下有康熙的款兒呢素三彩就是康熙年間創燒的”
余耀一聽,這攤主還能說出個一二三四來
不過,這古玩圈里,侃侃而談頭頭是道的,未必真有眼力,最不缺的就是紙上談兵的。
既然攤主賣玉器,而且剛才說得這么直接,余耀干脆也直接來了一句,“原來是比照康熙官窯來的啊這個哪兒能批發”
攤主果然沒反對,“最近我還真沒注意到。我本來倆青花水洗裝小件兒,另一個今天來之前打碎了,這個碗是我早些年就在市場里一個攤子上淘的,覺得挺有特色,一直放家里,今天臨時拿來用了。”
“噢。我也覺得挺有特色,你多少錢淘的,加倆錢兒勻給我吧”
攤主想了想,“行啊。先等等你朋友看,他要買東西,一起算吧”
“別啊,各算各的。親兄弟還明算賬呢”余耀應道,“你先拿給我看看。”
攤主點點頭,將斗笠碗里面的瑪瑙指環,直接倒在了裝玉珠子的青花龍紋水洗里。
余耀拿起這只斗笠碗,翻底一看,確實是青花雙圈楷書款大清康熙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