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耀一聽,這老爺子還挺有意思。以才持璜的性子,沒有小陳,也未必不會如此。不過,損友的壞作用確實也是有的。
過了一會兒,老滿過來了,說已經支應走了。
這種事兒,余耀也不便多說,就此告辭。
才朋璽讓老滿開車送他回酒店,余耀說想自己隨便逛逛,才朋璽便也沒再堅持。
離開四合院,余耀先是走到了附近的一條街邊。
今天和才朋璽交流了一番之后,他的壓力和情緒有所緩解,想想也別回酒店窩著了,干脆再找個地方逛逛。
潘家園他不想去了,報國寺改造之后沒地攤了,琉璃廠全是店鋪。這時候,一輛出租車在余耀面前停下,司機下了車窗玻璃,“走嗎”
余耀干脆上了車,“師傅,你給推薦個古玩市場唄,要有地攤那種,除了潘家園。”
“潘家園就是最大的了啊”出租車司機想了想,“你想逛地攤是吧琉璃廠也不合適對了,有個大柳樹市場,你感興趣么”
“怎么說”余耀問道。
“這地方啊,周六周日人還是挺多的,也有地攤,也有賣古玩文玩的,但主要就是個舊貨市場。它和潘家園舊貨市場不是一回事兒,里邊啊,還有賣外貿尾單衣服的,還有賣各種生活用品的,賣水果干果的也有。”
余耀心說這個市場以前還真沒聽說過,好像是個大雜燴。雖然不是以古玩為主,但去閑逛倒也可以。
“行,閑著也是閑著,去看看吧。”
這個大柳樹市場在四環外,距離一個大型游樂場不遠。入口在一條柏油路上,豎著一個大牌坊,里面大多是簡易平房,還有一座挺大的二層樓房,二樓主要就是賣衣服。
確實有地攤,而且不少商戶在平房前還會擺出攤子。
古玩文玩的攤位比較集中,余耀很快就找到了。
結果接連掃了掃,心說還真是來溜腿了,哪有什么真正的古玩啊。
既來之,則安之,余耀還是耐著性子走了一遍,結果一無所獲。最后無奈準備要走,看到了一家賣舊書的店鋪。
這家店鋪的簡易房前,還擺了一個攤子,上面多是雜志。
余耀看到了幾本九十年代的收藏類的老雜志,順手翻了翻,有幾篇文章很有見地,便挑了兩本,招呼老板。
老板是個戴眼鏡的四十多歲的男子,穿著灰色棉服,頭戴棉線帽子,很干脆地說道“二十”
余耀身上有零錢,順手掏出給了他。
接錢的時候,男子笑道,“看不出,你這么年輕,喜歡收藏啊店里邊還有幾本清代的線裝書,要不要看看”
“好啊”余耀跟著老板進了店里。
男子指了指一個書架的一格,讓余耀自己看。余耀翻了一下,確實是清代的線裝本,以清晚期為主,不過都是一些大路貨,而且基本都是散本,成套的少。內容方面,也沒有余耀太感興趣的。
翻完了準備離開,余耀不經意間瞥見了旁邊的書架上,有一套1991年版的簡裝本毛選四卷,保存得很好,很新很齊整。
因為清代線裝本一本沒看上,余耀順勢指了指這套毛選,“老板,這一套多少錢啊”
男子接著就明白了,便就此不提清代線裝本,笑道,“這套書是倉庫里來的,保存得很好,給一百塊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