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吶,就別和我裝糊涂了”男子吸了一口煙,“這東西,指定比您收走的瓷枕還要老”
余耀心說,你非要把瓷枕當成明代的,那這件小盤確實是早;可這瓷枕是金代的,那這小盤卻是晚了。
“噢”
“這小盤的印花,有點兒定窯的意思。”男子說道。
“定窯我多少知道點兒,釉色不對。”余耀應道。
男子本來也是試探,進一步確定下余耀的眼力。隨后他接著說道,“對,北宋定窯白釉偏黃,南宋定窯南遷之后,是偏粉,粉定嘛。不過,我說有點兒定窯的意思,是因為印花的特點,和宋代相接,應該是元代的。”
余耀聽了這話,心里略略一驚,難道他看出來了
“元代的民窯”余耀隨即問道。
“民窯呵呵。”男子壓低聲音,“您應該知道樞府瓷吧”
余耀當然不知道男子收貨的實際情況,聽他這么一說,心說難不成他還真看出門道來了
元代的官窯制度,最主要的,就是在瓷都設立了浮梁瓷局。元青花就是出自瓷都,另外,還有白瓷、藍瓷、釉里紅,等等。
樞府瓷,是元代官窯里很特殊的一種,用現在的話說,是特供產品。
樞府,就是樞密院,元朝的最高軍事機構。樞府瓷,顧名思義,是特供元朝樞密院所用的瓷器。
元朝尚白,如今發現的樞府瓷都是白釉。這種白釉并不是很通透,由此也能掩蓋胎土不白的問題。元代官窯燒制瓷器,還沒有廣泛使用色白細膩的高嶺土。
同時,這種白釉微微泛青,有點兒像鴨蛋的顏色,所以樞府瓷,也被叫做卵白釉。一說樞府瓷,就是卵白釉。
既然是特供產品,并不是經常燒,下了命令才燒,而且燒成之后還要經過甄選。真正的元代樞府瓷,價值自然很高。
余耀心想,如果他看出門道,那這價兒就很難有漏兒了。不過,他向來是喜歡一探到底的,追問了一句,“你是說這小盤是樞府瓷”
男子高深莫測地點點頭,并未說話。其實,他只是覺得像,牽強附會上去的。但這里面有一個“硬傷”,可以直接否定他樞府瓷的說法。
結果他沒想到,余耀接著就把這個“硬傷”給揭了出來,“不對啊我看過史料,說但凡是樞府瓷,器內皆作樞府字號”
樞府瓷,既然是特供,那總得有標識。這個標識就是在瓷器的內壁或者外壁上,有印花的“樞府”二字,一般不在一起,是左右對稱的。
但是這件小盤上,外壁無紋飾,內壁的紋飾之間,也沒有見到“樞府”二字。
不過,內壁也不是沒字,有一個,就在蓮花中間的圓圈里,是個“農”字。
蓮花中間的圓圈本來偏大,如果沒有什么點綴,或許還有點兒別扭。繁體的“農”字筆畫不少,放這兒真不難看。
這個“農”字,和“樞府”自然不沾邊,男子也不是沒注意到,但實在是和官窯掛不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