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豐草湊近,“不要說眼兒了,表面正常得很,沒什么工藝痕跡。我看,你這一次是猜錯了,就是一顆素珠。黑珍珠和其他珍珠不同,難有大尺寸,這已經算是奇珍了”
余耀這么看,確實發現不了什么,便又拿起了放大鏡。
結果,用放大鏡一看,卻隱隱約約在珠子表面發現了細微的痕跡
但是這些痕跡,大部分都被“抹平”了,應該是之前的包裹物殘留,用放大鏡也只是勉強才能看出。
“還真有”林豐草大吃一驚,“這應該算是微雕中的微雕了”
余耀又倒了一杯清水,“還得刷啊幸虧之前買的工具比較全。”
雖然珍珠在一定程度上忌水,但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泡過清理之后盡快徹底擦干。
泡水取出之后,余耀又輕輕用超細納米細刷了一遍,而后又用水沖洗了一下,迅速擦干。
此時已經過了午飯的點兒,但是兩人渾然不覺饑餓,再度用放大鏡看時,發現珠體表面,有不少細若游絲的痕跡。
這些痕跡,只有半個球面有,另外半個球面是毫無痕跡的。
這半個球面上的痕跡,又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像是字跡,另一部分像是圖案
但是,用放大鏡,也只能看出大致的痕跡輪廓,卻看不清具體是什么。
“早知道該買個倍數更高的放大鏡。”林豐草嘆道。
“這些痕跡,深淺和角度似乎挺特殊,不是表面一致的淺刻。”余耀說著,又拿起了強光手電,一手捏住珍珠抬起,一手用手電強光照射。
“確實,這透光之后”
余耀還沒說完,林豐草居然大叫一聲打斷了,“你看快看”
余耀一愣,抬眼,珍珠后面的墻上,居然影影綽綽出現了一些光影。
“原來可以這么看啊”余耀連忙先放下珍珠和手電,去把窗簾拉了個嚴嚴實實。
林豐草則去把衛生間原本開著的燈也關了。
再度照射,墻上的光影就很清晰了。不過,是一半字跡,一半圖案,看著有點兒亂。余耀調整了一下角度,先讓墻上只透射出了字跡
十年采珠,死者百人,而得珠不足百兩。余嘗救一船之命,遺黑珍奇品。天下人止謂價值連城,然余感蒼生之念,竟成天工臨珠涕零,又制螺鈿漆盒以祭之。天啟癸亥秋,虞山王毅。
當然,上面是沒有標點的。
“天工”
余耀和林豐草不約而同大叫一聲。
的確堪稱天工。
說王毅,這個名字重名率比較高,但是說起王叔遠,很多人就會一下子想起核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