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長河卻微微一笑,“這里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帶款兒的。”
余耀應道,“既然如此,那就不是賣的了,老爺子還說給我最低價兒”
“怎么不賣總比那些亂七八糟的仿品強。”
這諸葛碗的碗底,確實帶款兒,不過不是“大明成化年制”,而是“祁氏仿古”。
“也是,仿古也算是沒跳出大圈子,不過我確實不感興趣。”余耀笑道,“老爺子這是獨辟蹊徑。”
“你一說獨辟蹊徑,我倒想起來了,這里的東西也不都是仿古,還有一件老東西,或者說,我也吃不準。既然這么有緣,一觀如何”
林豐草一直沒說話,不過他對祁長河的眼力是肯定的,一聽有這樣的東西看,眼睛不由一亮。
余耀也不推擋,“那就跟著老爺子開開眼界。”
祁長河推開柜臺一側的擋板走出來,先是把店門從里面關了,而后示意余耀和林豐草坐到高凳上,接著又走進了柜臺,打開了里側貨架下面的柜子,露出了一個和高高的柜子齊平的保險箱,又從保險箱中取出了一個斜放的長木匣。
祁長河將木匣平放柜臺上,緩緩打開。
里面,居然是一把青銅劍
這把劍很短,總長到不了兩尺,但是劍身偏寬,應該在八厘米左右,劍柄也偏長,得有將近二十厘米。不過劍格和劍柄的造型,與春秋時期吳越一帶鑄劍相類。
這把劍上沒有絲毫銹跡,而且比之其他春秋時期的青銅劍,略略發紅。劍尖中心偏下,還刻有幾個很奇怪的符文,顯得有些詭異。
這符文,余耀和林豐草都不識得,不像是文字,刻痕不深,痕跡內略略發白。
“能上手么”余耀問道。
“當然。”祁長河拿出了一副手套,遞給了余耀。
余耀接過戴上,一手抓住劍柄,一手托起劍身。入手之后,感覺比一般的青銅劍要偏重,翻轉過來,另一面的劍尖中心偏下,也刻了同樣的符文。
再往下看,余耀和林豐草卻不由同時叫出了聲
“錯金銘文”
是的,在這一面靠近劍格的劍身上,有豎著的兩列錯金銘文,共八個字。
鳥篆。
余耀雖然不懂鳥篆,但一看這八個字,居然能認識六個
右側四個字全認識鉞王鳩淺。
左側四個字,上面兩個認識乍鐱。
只有左側下面兩個字不認識。
其實,不要說余耀了,但凡研究過青銅古劍、細致點兒的人,都會認識這六個字。
因為這和那著名的八字錯金銘文中的其中六個字相同
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踐劍,1965年出土于望山楚墓群。劍身同樣的位置,就是這八字錯金銘文
鉞王鳩淺,自乍用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