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差不多,不過這陳寅生的蘭亭序”濮杰看了看余耀,“所以我才沒敢直接收。”
陳寅生刻銅書法的代表作品,就是蘭亭序和出師表。
當然,這兩篇他肯定都不止刻過一件。但陳寅生在清末名氣極大,他的刻銅墨盒,當年甚至和陳曼生紫砂壺齊名,號稱京城玩界雙璧。所以,陳寅生款的銅墨盒,仿品不要太多;尤其是這兩篇的書法刻銅。
“你談好的收價是多少”余耀問道。
“兩萬。跟下家本來說好了十五萬,結果那小子突然說只能出五萬”
“你這一說,我更是覺得真品的可能性不大呢不過,不去看看吧,又不甘心”
陳寅生的銅墨盒,要是刻滿篇蘭亭序的真品,怎么也能值個二十萬左右。而且陳寅生名氣這么大,賣家不太可能不知道,就算不是古玩圈的人,總得對著落款查查吧
“所以我才騎驢啊,這樣才能把風險降到最小。”濮杰嘿嘿。
“你算計到了,別人也不是傻子,所以他才反悔。”余耀接著問道,“貨主是什么人”
“是個獨居老太太。”
“這么一說,好像又有漏兒了。”
“我給你說,我都沒講價她報了兩萬,我就說考慮下,最晚今天給答復,行就直接按這價兒去拿。”
“你還不好意思講價”
“這老太太的生意,是我爸一個朋友介紹給我的。她有兩兒一女,可這三個兔崽子除了搜刮老太太的退休金,別的什么都不干,老太太人還挺好,自己省吃儉用,卻還資助了一個失學兒童。”
“你大爺啊,你一波三折,都快趕上那首祝壽詩了”余耀叫道,“現在豈不有點兒漏兒也不好意思撿的意思”
“什么祝壽詩唐伯虎這個婆娘不是人”
“嗯,就是這首,不過也有說紀曉嵐的,民間傳說也不好考據了。但就這意思,你也給我來了這好幾波”
這首祝壽詩,的確是一首很典型的波浪式逆挽詩。據說是紀曉嵐為朋友母親祝壽,被要求現場賀詩,他上來就是一句這個婆娘不是人。
滿場大驚失色。結果接的第二句是九天仙女下凡塵。反轉巨大,卻又合情合理,眾人又是一片稱贊。
第三句卻再度逆轉兒孫個個都為賊這現場眾人的心臟估計都快受不了了,最后卻又完美收場偷得蟠桃獻母親
“嗐我這純粹是根據你問的來答。”濮杰掏出手機,“不說了,我這就給老太太打電話”
掛了電話,濮杰一招手,“走吧”
地方倒不遠,是東江師范大學的家屬院,這老太太姓李,退休前是師范大學的后勤職工,老伴去世好幾年了。
到了門前摁了門鈴,開門,李老太看著有七十歲左右,干頭凈臉,衣著樸素卻很得體。
“小濮進來說吧”李老太語聲柔和,面帶微笑。
進了門,李老太一邊張羅著倒水,一邊才問道,“這個小伙子是”
“這是我老板,余老板。”濮杰大大咧咧說道,“東西最后還得他掌掌眼吶”
“李老師,叫我小余好了。別聽他瞎說,我倆是發小。”余耀因為她在師范大學工作過,雖不是老師,卻也這么稱呼了,“您甭忙了,我倆不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