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耀一聽,心里一沉,心說看來這孔老板真是懂瓷器,怕是沒漏兒可撿了,不過他仍是又問了一句,“依孔老板看,是哪個窯口啊”
“余先生怕是早就看出來了吧”孔老板輕撫壺身,“這是北宋耀州窯的倒流壺。”
這宋代的窯口,官窯系統有五個,汝官哥鈞定。民窯系統,主要有八個,也是巧了,北方四個,南方四個。其中的鈞窯和定窯,是既有官鈞、官定,也有民鈞、民定。
北方的四個民窯,除了鈞窯、定窯,還有就是磁州窯和耀州窯。而南方的則是饒州窯、吉州窯、建窯、龍泉窯。其中的饒州窯,其實就瓷都的窯口。
孔老板的斷代和窯口之說,分毫不差。余耀不由暗嘆,即便是有眼力,也碰上了好東西,想撿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還得貨主看不明白才行。孔老板既然看明白了,那這漏兒定然是不存在的。
余耀同時感嘆的,還有孔老板的眼力。
宋代以青瓷為主,從民窯來看,是南方的名氣大于北方。特別是耀州窯,研究的人不多,能搞明白的就更少了。
能斷代為北宋的耀州窯,主要是從刻花工藝上,線條粗,而且比較深,因為在瓷胚上刻花是斜著來的。若是更早,五代時期的耀州窯,卻不是這種深刻花,而是凸雕;若是晚一些,到南宋北方被金統治,刻花線條就變得比較細了。
既然說了這么多了,余耀也不差最后一句“孔老板,這把壺最低什么價兒”
這件北宋耀州窯的倒流壺,體量略小,工藝算不得最高級的,但整體上還算精美,行價應該在三百萬以上。
孔老板略略沉吟,“蘇比士曾經上拍過一件類似的,當然,比我件要好,當時應該是拍了六十萬美元左右。這一件,如果余先生要,我就給個最低的整價兒,三百萬吧”
此時,老周和濮杰不由對視一眼,他倆均是心道,這價兒,余耀必不會出手了。
余耀也很干脆,“這個價兒我拿不了。”
孔老板點點頭,正待收起,余耀卻指了指桌上原本放倒流壺的盒子,“孔老板,這盒子挺漂亮,單賣么”
這個盒子,是孔老板一起拿過來的,先把盒子放到了桌上,才從盒中拿出了這件耀州窯的倒流壺。
盒子的大小倒是合適,但北宋的倒流壺,肯定不會配盒子,這是孔老板自己搭配的。
孔老板聞聲一愣,這盒子倒是個老紅木的,但也就是清末的東西;款式也很簡單,正方體,天地蓋,盒身上下,連個雕花都沒有。
不過,因為這個盒子是天地蓋,開盒是直接拿下盒蓋,所以在兩側中央的結合部位,各有一處圓形凹陷,為的是便于開盒。
就在這兩處圓形凹陷的下方,也就是盒身上,各鑲嵌了一枚“銀片”。
兩枚“銀片”的樣式一樣,上面的圖案是“雙龍捧壽”,中間是圓形團壽紋,兩側各有一條龍。
這兩枚“銀片”的邊緣,還有一圈凸點,很像是銀幣。不過,這“雙龍捧壽”圖案之外,沒有面值和紀年;而另一面鑲嵌在紅木里,也不知道是什么。
對這“雙龍捧壽”圖案,孔老板并不熟悉,依稀覺得像銀幣,但他對此沒什么研究;他所知道的,清末到民國,也就是光緒、宣統時期發行的常見銀元、銅幣,還有后來的袁大頭,這個顯然都不是;而且,既然鑲嵌到紅木盒子上,那也未必是銀幣。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