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最后選了五件玉器,全是和田玉籽料。
其中三件是一百克以上的手把件一件黃沁白玉種的“鐘馗驅魔”,一件大料切出的秋梨皮龍龜,一件獨籽府上有龍;還有一塊高白的四六無事牌,一個佛引福來掛件。
這五件,按照標簽上的定價,總共是十四萬八。
豪哥道,“說來你們未必信,總價十四萬八,我一共才賺不到一萬塊錢。這還是因為都是高貨,我在收價基礎上加價多一些;一般的貨品,我一件就賺大幾百塊。”
“豪總你這是堵我們的嘴啊”老周應道。
豪哥擺擺手,“算十四萬吧因為余老板今天買了大件。這價兒你們也別再砍了。”
“好,就這樣。”老周也很痛快,因為這些貨他拿回去,即便在朋友圈發發,那也不難賣,倒手就可能是翻倍的利潤。
濮杰卻拿過來一條精巧的白金鑲嵌翡翠的手鏈。一條手鏈上,一共鑲嵌了五顆高冰陽綠的小豆豆,同時卡扣兩側還各有一顆小鉆,整體顯得珠光寶氣。
很顯然,這是一條女士手鏈;余耀一看,“我去,你這是又這么下本兒”
“別瞎想,送老媽的她挺喜歡翡翠,卻不舍得花錢,手腕上帶一串圓珠翡翠手串,種水很一般。我從外地買,就說撿漏了,她就不會嫌我亂花錢、叨叨我了。”濮杰應道。
豪哥一聽,“哎呀兄弟,你這么一說,我都不好意思賺你錢了。”
濮杰嘿嘿一笑,“你說不賺錢,我也不信啊不過我看標價還可以,你能優惠多少算多少吧”
豪哥報了價兒,濮杰當場也買下了。
之后豪哥提出中午他做東,但三人都婉拒了。豪哥勉強不來,最后也就送走了他們。
要不是余耀這個大漏兒,三人可能就和豪哥一起坐坐了;因為這個大漏兒,若是和豪哥坐下吃飯,那就沒法兒聊了。
三人先回了酒店,到了余耀的房間,濮杰和老周都要繼續欣賞下這個香爐。
濮杰和老周一邊看、一邊問;余耀則相應解釋。
鈞窯始于唐,盛行在宋,起源就在中原地區,發展出一個龐大的北方窯系。北宋鈞窯有官鈞民鈞之分,在靖康之亂停燒;金代恢復,元代繼續發展。
元代鈞窯的水準,本來是和北宋無法相比的,但也時有精品出現,其中“小宋自造”香爐,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這個小宋,到底是何許人也”老周聽余耀詳細解釋了那一件“小宋自造”香爐之后問道。
那一件“小宋自造”香爐,是出土發現的,而后陳列在博物館里,也是華夏目前發現的最大、最完整、最高工藝水準的古代鈞窯香爐。當然,鈞窯器型里的香爐也不算很多。
“對啊,這小宋水平如此之高,為何之前就發現這么一件留款兒的”濮杰追問。
“這其實是個謎團。”余耀低頭點了一支煙,“一直沒有確鑿公認的說法。”
“靠”濮杰叫道,“你這閃得我不輕”
余耀笑了笑,“不過,有個野史的說法,想不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