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官員被顧登恒這一呵弄得心驚膽戰。在堂下面面相覷,最后一人鼓起勇氣,率先上前,說道:
“陛下,臣等在京中發現一張卷子,卷上的題目,與我等所處有些許雷同之處。若非從禮部流出,那應當是試題事先泄漏。”
“那就無怪乎禮部尚書會如此反應。”
內侍上前,一官員從袖口抽出帶著褶皺的白紙,扯平后遞過去。
顧登恒將其展平在手中,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一遍。
眾人噤若寒蟬,急張拘諸,握著自己的手,同左右用眼神交流。
殿中唯有紙張翻動的聲音。
不知過了多久,顧登恒放下手中東西。
“些許?”顧登恒一手搭在桌上,上身前傾,問道:“那幾位的雷同,是要像成何等樣子?往年科舉之中,又有多少些許之題,叫你們透露出去!”
他每說一個字,語氣便冷下來一分,堂上幾位官員心也不由提上一寸。
當即有臣子出列勢表忠心。
“陛下,臣所出之題,與外間流傳之題,無任何相似之處!此事與臣斷無半點關系!”
“臣惶恐,臣所出之題,的確有道相似,可臣在國子監授課中,也曾出過一道類似之題,臣今日將往日課業帶來了,國子監生徒皆可替我作證,請陛下過目。”
眾人七嘴八舌,都急著要撇清關系。顧登恒額際陣陣發疼,聲音都成了尖細的耳鳴。他用手按著穴道,對著越發來勁的幾人喝道:“都住嘴!”
場面重新冷下來。
顧登恒緩了緩,才終于好受些。睜開眼又看見幾人,心中便剩煩躁。
“紙張何處來?”
“方御史在京中,說要教導新科考子,期間流出了這份卷子。”
“方拭非,怎么又是他?”顧登恒念了遍這個名字,一臉見鬼的表情,抬手道:“宣禮部尚書。”
內侍領命,小聲踩著腳步,走出殿門。過了沒一會兒,又跑進來道:“陛下,禮部尚書,顧侍郎,御史大夫求見。”
“真是巧了。你們還一起過來找朕。”顧登恒陰陽怪氣道,“宣。”
三人先后走進來,似乎未察覺到房內緊繃的氣氛,兀自平靜行禮問安。
顧登恒說:“顧侍郎,你怎么也來了?”
顧琰失笑道:“有個皮糙肉厚,該挨打的人,臣來替他領罪。”
“你不是在說方御史吧?他的事與你何關?如今已非禮部官員了。”顧登恒說,“你是從哪里聽來的流言蜚語?”
顧琰答道:“何需聽到什么流言蜚語,如今京城已經遍傳,臣再愚鈍,深居家中,也該知道了。”
“嗯……”顧登恒問,“你要替他請什么罪?”
“請罪是……”顧琰思忖片刻,說道:“回陛下,其實方御史此前就來找過臣,委婉問起臣若遇類似情形,該如何是好。我想他是初入臺院,心中緊張,便玩笑似的寬慰兩句。哪曾料他真遇到了一樁大案,而他緊張之下,也真將我的話當了真,才將事情弄成今日地步。臣處事不當,有教唆之罪。”
顧登恒:“哦,你是說,他這匪夷所思的舉動,全是你教的?”
顧琰:“是。”
“嘖。”顧登恒手指在桌上快速敲動,“這方拭非究竟是何方神圣?顧侍郎,你都要替他擔罪?王尚書,葉郎中,都要替他說話,為什么?此人油腔滑調,屢次惹事,還敢在我書房前動手揍人,甚至忤逆長官,他哪里好了?”
顧琰抬了下頭,抿著唇點頭。心說第一眼就覺得方拭非討喜的人是誰?要給她封言官的是誰?
顧登恒問道:“嗯?御史公,他在你臺院任職已久,你發現他的優秀之處了嗎?”
御史大夫:“……”
他糾結許久,最后吐出兩個字:“不熟。”
是真不熟。除了吵,沒發現什么。
顧登恒偏頭:“那高尚書呢?近日總聽見你跟方拭非的名字連在一起。你當真如此賞識他?”
“臣……”禮部尚書用力抬起頭,一臉沉痛道:“恨!”
顧登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