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青見兒子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道,再次嘆息道:“山哥兒,你的想法是好的,但你的做法欠妥當。
跟在太子身邊,你需謹記,你只是太子身邊的屬官,小時,你是太子的伴讀,現在你只是屬官,明白嗎?”
李錦文不明究理的看著父親,“是呀,兒子一直牢記著呀,沒有錯呀。”
李樹青看看倔著頭的兒子,“到現在,你還不自知呀,你這性子,往后怕是要遭來禍事了。”
李樹青說到這里,不再讓李錦文接話,而是直接點道:“山兒,不管你今天在太子面前什么態度。
就你此刻的態度,說明一個問題,你對殿下所說的話,所做的事,是有質疑的。
你在心里不贊成殿下這么做。就這一點,做太子的屬官,你是不盡職的。
在事情還在商討時,你可以提出你的意見,你的看法。
但,殿下一旦做了決定,你得無條件服從,心悅誠服,百分之百的相信殿下。這是關于你做太子屬官的態度問題。
第二,是關于處事問題,既然你覺得白振天是個人才,想白振天能為太子所用。
你作為太子的屬官,你得想辦法把這樣的人才籠絡到太子的身邊,讓他忠心耿耿的追隨在太子的身后,而不是你告之太子殿下,世上有白振天這么個人,怎么怎么優秀。”
李錦文在父親的點撥下,意識到自己錯得有多離譜,開始還倔強著的一張臉,羞愧的低下頭。
李樹青接著說道:“兒子,伴君如伴虎,你得處處當心,知道什么謹言慎行嗎?記住,你只是臣子,殿下才是主子。”
面對兒子,李樹青生怕自己講得太含蓄,兒子聽不真切,不能明白其中之意。
但有的話,只能意會,不能言傳,那怕是父子,有些話也不能說出口。
李錦文見父親語重心長的樣子,“謝謝父親,兒子明白了。”
李樹青接著說道:“山哥兒,你也別有太多壓力,你待殿下那份真心實意,殿下是能感受到的。
就今天這事,于你而言,白振天是難得的人才。
于殿下而言,天下不缺的便是人才。
你和殿下只是角度不一樣,看法不一樣而已,這里沒有對錯,明白嗎?時刻謹記自己身份便是了。”
李錦文問道:“那沁園那邊呢,還要繼續盯著嗎?”
李樹青想想道:“先撤回來吧,白振天一家隨吳明杰一起回到京城,對于白家的安危,鎮遠候不會置之不理的。”
李錦文嘆口氣,有些遺憾的說道:“其實,我們是有先機的。”
李樹青接著下棋道:“對于將來,時日久遠著呢,未來究竟會怎樣?誰說得清楚?
山兒,你得樂觀些。還有,先機,我們一直都有,殿下是名正言順的儲君。
我們和白振天是同鄉,他還是你二叔的同窗,往后,能聚到一起的機會多著呢。你該做的,是沉住氣。”
李錦文意識到自己太性急,很多事情,得一步步來。
于是,李錦文向父親歉意的說道:“都怪兒子太性急,連棋都不能好好下了。兒子在父親面前失禮了。”
李樹青笑道:“下棋吧,對了。接到你二叔傳回來的信,錦榮要開了年才隨你太婆一起回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