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進到殿里,朝端坐在上方軟榻上的皇后行禮:“母后好,兒臣給母后請安。”
劉皇后面容和煦的朝梁王關切道:“免禮,哀家聽說老三前些日子身子不大好,怎么樣?好完全了嗎?”
梁王起身恭敬的回道:“謝謝母后關心,兒臣身子大好了,昨日隨父皇去祭祀了。”
劉皇后慈愛的點點頭,直言道:“之前聽說你病到了,哀家跟著擔憂好些日子。
聽說你那座王府里,除了些粗使婆子就是內侍小廝,連個伺候的丫頭都沒有。
老三你也及冠了,哀家本想著給你張落選妃,讓你身邊有個知冷知熱的人。
昨兒傍晚,太子殿下過來請安,哀家才聽說你不宜早婚,你看看,想給你找個知冷知熱的人都不容易。”
梁王欠身道謝求饒道:“謝謝母后,兒臣不孝,讓母后操心了。
母后,等兒臣宜婚時,再請母后幫兒臣張落。兒臣平時最怕嬌滴滴的女子,母后可別幫兒臣安排宮女什么的。”
劉皇后見梁王連求帶饒的樣子,先笑開了,“你看你,我還沒開口呢!你到先求上了,女人又不是老虎,你至于怕成這樣嗎?”
梁王跟著笑道:“母后知道的,除了親人,兒臣自小不跟女人一起玩的。”
劉皇后嘆口氣道:“唉,這么多年過去,你還沒從那段陰影里走出來,都是哀家的錯,是哀家沒有照顧好你。”
梁王忙勸慰道:“母后不必自責,這事與母后沒關系,是兒臣自己的問題。”
“淑妃若是還在,見你這般,不知該心痛成什么樣了!好了,哀家本想著,眼下你不宜議親,那就先選上幾個側妃。罷了罷了,你怎么自在就怎么樣吧。”
梁王欠身笑道:“母后最痛兒臣了,兒臣在此謝過母后。”
劉皇后正想說話,內侍進來稟報道:“娘娘,太子妃帶著周少卿之女周言清過來給娘娘請安了。”
劉皇后點頭道:“好,知道了,讓她們在溫室殿等哀家。”
內侍退下。
梁王欠身道:“母后有事忙,兒臣先告退了,改日再來看望母后。”
劉皇后站起身來,邊走邊說道:“太仆寺周少卿的岳丈蔣光良是大司農,卻養得一手好花,周少卿的愛女得到她外翁的真傳,對養花草很有心得。
哀家前些日子得了幾盆珍品,養不好,正愁這事呢,太子妃跟哀家提起言清。”
梁王耐心的聽著皇后的解釋,笑著說道:“母后愛惜花草這份心,花仙子都會感動了,那些珍品定會長得好好。”
劉皇后見梁王只提花草,把她提人避而不問,心里暗暗的嘆口氣。
劉皇后笑道:“你這張嘴是越來越甜了。借你吉言吧,那些花兒若是長好了,花開時請你來賞花。”
梁王欠身感謝道:“那兒臣先謝過母后。母后去忙吧,兒臣告退了。”
劉皇后揮揮手,“去吧,往后有空便過來坐坐,可別讓哀家傳話了,才肯過來。”
梁王頷首應道:“兒臣銘記于心。”
梁王在內侍的帶領下,從廣明殿出來,沿著長廊往坤寧宮的門口走。
走到宜室殿附近,迎面遇上太子妃帶著一個身披石榴紅斗篷的女子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