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太夫人拉著白如月的手,“知道你親你外婆。可是,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不開的,你也該想開些。”
白如月點點頭,“謝謝太夫人的關切,月兒記下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寬慰,白如月笑著一一道謝。
一番寒暄后,吳靜問道“月兒這個時候過府,是來給六姐姐添妝的?”
吳明琴驚訝的問道“月兒還用給六姐姐添妝嗎?六姐姐嫁過去,可是月兒的三嫂。”
白如月笑著點頭道“嗯,月兒是過來給慧姐姐添妝的。”
吳明琴手指著白如月,笑著說道“你們看,還真讓靜姐兒猜中了。
可是,哪有小姑子給嫂子添妝的?月兒,我跟你說,你是小姑子,是記妹妹,你得朝六姐姐要東西才是。”
幾位夫人笑著紛紛說道“嗯,琴姐兒說得是,哪有小姑子給嫂子添妝的道理,月兒,這樣不合適。”
白如月笑著回道“嗯,謝謝各位舅母。月兒明白的。
今兒月兒來給慧姐姐添妝,不是以小姑子的身份來的,是以慧姐姐的手帕交來的。
在月兒心里,慧姐姐,琴姐姐、靜姐姐都是月兒的好姐姐。
靜姐姐就不用說了,月兒在青城時,就得靜姐姐諸多照顧。
月兒初來京城,第一次來候府,靜姐姐帶著月兒在靜姐姐的聽雨閣見到兩位姐姐。
慧姐姐和琴姐姐沒有因為月兒是青城來的,是一個低微的師爺的女兒而瞧不起月兒。
慧姐姐處處照顧月兒,琴姐姐給月兒好吃的,你們的善意讓月兒倍感溫暖,月兒一直記在心里。
或許,兩位姐姐只是候府的好教養,對誰都以禮相待。可是于月兒來說,像一束光照進心里,讓月兒覺得京城地兒好,人兒好,樣樣好。”
吳明琴被白如月說得眼酸,邊抹眼角邊說道“你這妮子,這些小事兒,都過去那么多年了,你還記在心上,我跟六姐都忘了。”
何太夫人笑著捏捏白如月的手,“好,月兒是重情之人,將來定是有福之人。
慧姐兒有福,有這么好的小姑子,打著燈籠都難尋的,卻讓咱們慧姐兒遇上了。好!好呀!”
吳明慧笑得一臉幸福。
吳靜呵呵笑道“月兒給六姐姐添什么嫁妝?我和七姐可記著呢,往后我跟七姐可要一樣的。”
吳明琴跟著嚷嚷,“嗯嗯,就是!我們可要一樣的。”
白如月抿嘴點頭說道“嗯,是一樣的。不過,月兒只是盡點小心意,姐姐們可不要嫌棄。”
古夫人笑道“月兒有這份心,那怕給她們添根繡花針,也該她們暖心不已了,還說什么嫌不嫌棄的?”
何太夫人笑著贊賞道“嗯,玉兒這話說得在理,就算月兒給你們添根繡花針,那也是份心意。”
白如月朝柳絮看一眼,柳絮轉身從婆子手里接兩個檀香木盒子,送到白如月身邊,白如月拿起一個遞給明慧,一個遞給吳明琴。
吳明琴一個怔愣,低頭看一眼手中的盒子,“月兒,這是做什么?剛才我說的只是玩笑話。況且,是六姐出嫁,不是我出嫁。”吳明琴邊說邊把盒子往白如月手里推。
白如月笑道“琴姐姐別急,聽月兒把話說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