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十字街口,稍走幾步便折進擺也街。隨后,一間一間小食檔的熊熊爐火,將沿街而坐的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照的生動起來。上海風味小食檔一屜一屜摞過人頭頂的灌湯包,小餛飩攤大燉鍋里滾燙飄香的骨湯香味;廣東的缽仔糕,腸粉,粿條,鮮蝦云吞面;剛出屜的馬蹄糕,粉餃,叉燒,燒麥,九層糕;臺山的佛跳墻,蚵仔煎,莆田餅,肉燕,咸飯;還有街邊小鍋子里冒著煙的茶葉蛋與鯛魚花生粥……
她兩走過一個海鮮檔,煤燈后頭的四邑老太太正將一把切段的魷魚須煎入滾油里,伴隨著洋蔥香味,“茲啦”一聲——
淮真吸了吸鼻子,一時間覺得饑腸轆轆起來。
美棠笑著說,“餓嗎?旅社就在前面,我去同老板講一聲留個房間,不用擔心,你先去吃一點。”
淮真搖搖頭,說不餓。
她始終記得他說“遲點返來”,滿心想等他返來一起去逛夜市。
惠春旅店老板同美棠十分熟悉,兩人熟絡地聊了一陣,立刻愿意給他們留一間最好的房間,并給租房價格打了個大大折扣,一夜只要一美金二十五分,甚至囊括兩人的早餐。
談妥以后,美棠與老板似乎有別的事情要聊,淮真察言觀色,立刻說,“我在樓下報紙檔買一份報紙,你們先聊,過后來找我。”
美棠對她感謝一笑,又說,“樓下有一家紅人開的中古antiestore店,賣的東西很有一些趣味。如果要給家人帶東西,買過報紙也可以去那里看一看打發時間,我很快來找你。”
淮真點點頭,想了想,又將一美金訂金留下,轉身下樓。
報紙檔也是美國人發明的自動報紙售賣機,為了保留中國城的特色,特意安插在一個涼亭下的小雜貨店里,獨占了四面墻的一半。
涼亭開了一面窗戶,店老板坐在里面聽收音機。窗臺開的很高,若有人要買報紙,投幣可以自動出報紙。若要買別的東西,比如中國運來的香皂、胰子、薄荷香膏、先施公司的荷蘭水,要么登上臺階到亭子里去,要么得將頭仰得老高才能跟店老板對上話。
當日的報紙將頭條擺在最顯眼的位置,在售貨機里整齊鋪開。剛才走過這里,她恍然有看到關于terculturalnference的報道,回過頭來找了找,果然沒看錯。她摸出一只五美分投進投幣口,兩分鐘口,卷成一卷的《紐約時報》便從出報口滾下來。
躬身去拾擋板后頭的報紙時,視線掠過底下的《紐約郵報》,在頭條上看見了安德烈與凱瑟琳這兩個名字。她稍稍蹲下來一些,又仔細辨認了一次,發現自己并沒有看錯,上面明明白白寫著:crawfordanduhlenburgarettgarriedon29thoctober!
她將那一小段讀了一遍。
真好,終于可以修成正果。
雜貨亭提供長途電話撥打服務,她本想借電話機打給家里,又擔心哥倫比亞大學事情沒妥的前夜致電,他們會比她更要緊張。仔細想了想,決定無論結果好壞,一口氣等明天事情結束再慢慢講給家人聽。于是拿了報紙離開報亭,回去旅店。
旅店樓下附帶了一家旅社,小小的店面,上面打著廣告:
“紐約往返波士頓兩日游,低至三美金!
紐約巴士一日游,只要七十五分!
超低價代理紐約前往大西洋城灰狗巴士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