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各地鄉村,為了爭奪水源,家族同家族,村與村,已經爆發多起大規模械斗,并且出現了人命。
地方官府為了調停這些沖突,也是操碎了心,跑斷了腿,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春耕在即,水就是一切。
雨水減少,水源本就不足。想要說服誰誰讓步,幾乎不可能。
各地沖突是越演越烈。
就怕引起大規模的民變。
畢竟災區某地,已經有反賊舉旗造反。
各大城鎮,看起來似乎和往昔一樣熱鬧,并沒有受到災情的影響。
但是去棚戶區看看,就會發現情況已經波及到城鎮小民。
糧價上漲,生活成本明顯上升。
找活干明顯比往年難一些。
不僅如此,物價上漲,工錢卻沒有上漲,并且比過去更加嚴苛。
過去,繡娘干完繡活,默許可以將碎布頭帶回家。
今年,各大秀坊嚴禁繡娘將碎布頭帶回家。一經發現,百分百辭退。
畢竟碎布頭也能賣點錢。
碎布頭可以用作給小兒做百衲衣,做手絹,做尿布,甚至可以賣給造紙工坊造紙。
小民都很珍惜手頭上的活,沒人愿意在這個年月被人辭退。大家都很拼命的干活,比過去付出更多的精力,卻無法得到更多的報酬。
“生活艱難啊!”
陳大昌走在大街上,隨口發出一聲感慨。
不過,在艱難中,也有著微弱的變化。
城外新建了一家木工工坊,招收大量木匠,學徒,工錢從優,包兩餐。
工坊第一批產品,就是各種型號的水車。
有滿足家庭使用的小型水車,一個人就能踩動。
也有用于溝渠灌溉的中大型水車。
還有用于各種工坊使用的改良版水車。
水車一經退出,就受到官府的青睞。
官府主動幫著推銷,幫著水車下鄉。
因為官府終于找到了解決爭奪水源沖突的根本辦法。
一架水車,足以解決這些問題。
水車下鄉,展示出強大的送水功能后,受到了廣大村民的熱烈歡迎。
水車很貴,一架水車,少則二十兩,多則上百兩。
木料,人工,技術,運輸,租金,這些全都是成本。
成本累積,自然便宜不了。
一個村每家每戶出點錢,大伙一湊,就能保證一個村一架水車。
春耕要緊,水源就是天。
就連平日最節儉的人,這個時候也不會心疼錢。
這有了水車,才不會耽誤今年的耕種。
就這樣,一個村一個村的推銷,水車銷量暴增。
木工工坊不得不招聘更多的木匠學徒,趕工做水車。
陳大昌看著水車上面不起眼的徽記,就知道這是四海商行的產業。
只不過沒有用四海商行的招牌。
四海商行在江南一帶,可不怎么受待見。
江南商貿發達,從始至終,他們都不歡迎從北邊來的,背景深厚的四海商行。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四海商行在江南的許多產業,都用了新的招牌,新的徽記。
就像是土生土長的江南商行。
靠著這個辦法,四海商行的產業,在江南各地遍地開花。
陳大昌出了城,去了寺廟。
有婦人跪在佛前,虔誠祈禱。
口中念念有詞。
陳大昌瞥了眼,了然一笑。
江燕口中一頓,接著又繼續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