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
距離邊關大約七八里的草原上,多了一個集市。
此集市出現已有數年時間,每月不定期開市。
最初,集市很小,甚至根本沒資格稱之為集市。
只是一處少數膽子大的商人同草原牧民以物易物的地點。
也不知從什么開始,來到此處的商人越來越多,草原牧民也越來越多。于是就形成了一個集市。
西北軍對此集市,也保持著默認的態度。偶爾也會看到穿著軍服的人在集市上閑逛。
集市人很多!
大周人,牧民,異族人,各種身份的匯聚在此處,規模最大的時候足有幾千人。
大周商人圍著牧民,討價還價,購買他們的牛羊皮毛。
牧民們賣了牛羊皮毛,牽著馬在集市上閑逛。
每個攤子前,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他們用著不熟練的大周話同商人討價還價。
大周商人也用著不熟練的異族話,同他們討價還價。很多時候,雙方都是在雞同鴨講,偏偏這樣還能將生意做成。
當牧民們經過食鋪的時候,不約而同的咽下一口唾沫。
特么的,太香了。
同樣都是肉,大周人做的就是好吃。而且料十足。
顧不得買鐵鍋,買鹽巴茶葉,先坐下來填飽咕咕亂叫的五臟廟要緊。
“老板,兩碗鹵肉面,多放點辣子。”
“老板,一碗胡辣湯。”
各種口音的大周話在食譜響起。
馬小六在灶臺前熟練的操作起來。
“來啦!你的兩碗鹵肉面,多放辣子。你的一碗胡辣湯……”
堂堂內侍馬小六,搖身一變,干起了食鋪老板兼任店小二的活計,也是像模像樣。
一個高大的大漢來到食鋪前,往條凳上一坐,條凳頓時嘎吱嘎吱作響,可憐兮兮,似乎是在控訴大漢的粗魯行徑。
大漢操著還算熟練的大周話,“五斤鹵牛肉,兩斤高粱酒,再隨便炒兩個肉菜,再來一碗面圪塔湯。”
“客官,不好意思,現在禁酒令,我們這里沒有高粱酒,只有口感差一些的紅薯酒。你要的話,我算你便宜些。”
大漢眉頭一皺,“怎得還在禁酒令?”
“原來客官知道禁酒令啊!紅薯酒可要?”
“先來個兩斤吧。”
“好嘞!兩斤紅薯酒。”
馬小六上了酒,回到灶臺忙碌起來。
鄧存禮坐在帳篷里,聽著外面的動靜。
聽到兩斤紅薯酒,他便提著酒壺走了出來。
“是客官您要的酒嗎?兩斤紅薯酒請慢用。”
大漢嗯了一聲,先灌了一口酒,有些嫌棄,眉頭都皺了起來,“你們禁酒令什么時候撤銷?”
“看來客官對大周的情況很了解。”
大漢咧嘴一笑,“一年少說跑一回,能不熟悉嗎。”
“客官生意興隆!不知客官從哪里來?”
大漢指了指西邊方向,“老遠的地方,要走一個多月。”
“那個方向,離著西涼應該不遠了。路上可有什么新鮮事?小六,給這位客官再來兩個下酒菜。”
“好嘞!”
下酒菜上來,大漢咧嘴一笑,很滿意。
大周的鹵菜可是一絕。
鄧存禮很自然地陪著大漢喝酒閑聊,了解外面的情況。
商隊推遲了回程的時間,西涼的消息遲遲收不到,他有些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