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和劉詔分享。
“我太高興了。多年的投入,總算得到了豐碩果實。啊,此刻我感覺神清氣爽。就好像自己下場參加了一場會試。”
劉詔忍俊不禁。
“你要是想體驗會試,我讓人在院子里仿造幾間號舍,我們一起進去考。”
“不要!”
顧玖打滾,堅決反對。
她雖然激動興奮,卻也沒想過要自己下場體驗一番科舉。
號舍,三尺見方,吃喝拉撒睡全在里面,二月天氣乍暖還寒,那是人過的日子嗎?還要在里面答題考試。
媽呀!
科舉考試制度,完全不人性化,極度恐怖。
難怪每次會試,不下百人被抬出來。
能堅持到最后的,不管有沒有考上,都是牛人。
劉詔說道:“這次會試,山河書院出了大風頭。你打算怎么慶賀?”
顧玖笑道:“沒有任何慶賀方式,比得上金錢獎勵來得實在。我決定重賞每一個榜上有名的學子,對付出甚多的諸位先生也要重賞。鼓勵他們再接再厲,繼續發光發熱,教出更多進士學生。徹底打響我們山河書院的名聲。”
“山河書院的名聲已經足夠響亮。”
“還需要更響亮,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周第一書院。”
顧玖力爭上游,劉詔全力支持。
……
轉眼到了殿試。
轉眼到了放榜的日子。
一如之前的判斷,狀元是南方人,劍南道人士。
榜眼不出意外,妥妥的北方人。
楊季則被點為探花。
這是山河書院成立以來,在殿試中獲得的最好名次。
科舉落下帷幕。
幾家歡喜幾家愁。
生活秀再無顧慮,大書特書山河書院的豐功偉績,連著三期,為山河書院做了一回效果極好的軟廣告。
弄得很多落榜的舉子心動不已。
免費讀書?
免費吃飯住宿?
免費筆墨紙硯?
還有免費的衣服鞋襪。
還有開放式的圖書館,藏書上萬冊。
還有機會得到三元公,孫狀元,前中書令李大人的親自指導。甚至有可能成為三位大佬門下弟子。
誘惑力太大了。
不能不動心啊。
就連國子監落榜考生,也都生出了轉學到山河書院讀書的想法。
“以前徐聞的文章還不如我,結果呢,這回徐聞榜上有名,而我名落孫山。想來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沒有遇到名師指導。”
“此話有理。”
“徐聞當初什么水平,大家心知肚明。在座的,誰自認比徐聞差?結果最差的徐聞上了榜,我們一個個卻都榜上無名。”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不服氣啊!
“真要報考山河書院嗎?”
“國子監已經有所改進,或許我們該繼續留在國子監。”
“國子監現在搞的那一套,都是照搬山河書院。與其繼續留在國子監,不知道下次會試什么情況,不如去山河書院搏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