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都能拜師三元公,我們不比他差,想來也能順利拜師三元公。”
一群國子監落榜學子,很快分為了兩派。
一派猶猶豫豫,拿不定主意,更傾向于留在國子監。
一派則是堅決要去山河書院。
很快,文青書局售賣的考試沖刺習題集,又迎來一波銷售小高峰。
買者如云,而且很多都已經取得了舉人功名。
買書的時候,還不忘問一聲,“山河書院報名處在哪里?”
“集市公房,知道在哪里嗎?不知道啊。那知道大槐樹廣場嗎?廣場邊上那棟兩層樓就是集市公房,報名處就設在里面。走過去就能看見大大的報名處三個字。”
舉人們懷里揣著習題集,來到集市公房,偷偷摸摸打量環境。
結果定睛一看,特么的,全是熟面孔。
“許兄也來報名?”
“真巧,孫兄也在。”
“不知李兄準備得如何?”
大家打著招呼,掩飾著尷尬。迅速領取了報名表,報完名,跑路。
王學成忙死了。
報名處從早到晚,就沒少過人。
差點忙到錯過楊季的酒席。
如果說,這個時候,大家報名山河書院,還有那么一點點遲疑的話。
當《大周生活秀》刊登了一篇山河書院重賞上榜進士的文章后,報名處徹底被熱情的學子們攻陷。
被點為探花的楊季,得到了五千兩白銀的重賞。
其他三十名進士,依著名次高低,分別獲得了三千兩到一千兩不等的現金獎勵。
而身為會試攻堅辦的主要負責人三元公楊先生,也得到了一筆豐厚的獎勵,足足八千兩。比探花郎楊季還多出了三千兩。
孫狀元也得到一筆現金獎勵。
就連剛加入會試攻堅辦的李大人也跟著沾了光,分潤了一點好處。
消息刊登在《生活秀》上面,全京城的人,齊聚在京城的舉子們,全都知道了山河書院究竟如何闊氣。
讀書不僅不用錢,還能賺錢。
哎呀媽呀!
以前怎么沒發現這么好的事情。
學子們捂著心口,確定這是心動的信號。
“不回去了,就留在京城考山河書院。”
外地考生,紛紛做出決定。
新民縣二期,三期,六期的房子,都迎來一波租賃高峰。
房東們喜笑顏開。
樸實的房東們竟然在家里設了香爐。
不拜菩薩,也不拜三清祖師。
而是拜山河書院。
噗!
是的。
房東們齊齊設香爐拜山河書院。
山河書院好啊!
山河書院妙啊!
山河書院越興旺,他們的房子永遠不愁租。
果然皆大歡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