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豈能與生活秀這樣的俗物同流合污。”
呵呵!
你倒是不同流合污,那你倒是出錢辦報啊!
真當辦報不要錢嗎
一直在虧錢,照著這么下去,除非大佬真愛,肯出錢一直養著報刊。否則報刊遲早會破產倒閉。
眾人爭論不休,也沒爭論出一個結果。
罵戰進行到這個地步,始終沒有分出勝負,誰也說服不了誰。
很多人都感覺到了疲憊。
除了個別積極分子,依舊亢奮外,大部分人已經喪失了最初的激情。
罵戰變得溫和起來。
與此同時,數份才創刊兩個來月的報紙宣布停刊。
就像是一場鬧劇。
到最后都沒有贏家,也沒有輸家。
這些紛紛擾擾對難民而言,沒有絲毫的影響。
難民營每天都在擴建,越來越多的難民涌入京城。
其實,很多難民并非走投無路。
他們可以投靠親友,或是另謀出路。只是聽說京城難民營有吃有喝有地方住,而且不用錢,朝廷一切都管了。
難民們,不管窮的富的,全都跑到京城來。
定睛一看,一邊水泥房,嗯,很不錯。朝廷有良心,
什么竟然要交房租
說好的免費呢
啊
竟然只有窩棚才免費,而且還是配給制。按照人頭,大人每天才半斤糙糧。
特么的,這條件也太苦了吧。
難民營工作人員立即翻了個白眼,“嫌棄窩棚條件差,糙糧難吃,可以花錢租水泥房,到肉菜店買肉菜改善伙食。決定了嗎左邊還是右邊,后面還有那么多人排隊,不要耽誤大家的時間。”
有錢的難民咬咬牙,“水泥房。”
“好嘞!這邊有人租房子,來個人接待一下。”
“我來,我來!”
曹大郎主動請纓。
因為難民人數暴增,工作人員嚴重不足。
加上少府替戶部補齊了去年拖欠的錢糧,又撥了今年的預算。
難民營工作小組有了錢糧,膽氣足,開始招收人員。
而且直接從去年來京的難民里面招人。
曹大郎心眼靈活,又識的字,很順利被聘用。
他媳婦同樣被錄取,照顧婦女小孩。
兩口子,都在難民營工作小組當差,領著雙份工錢,不用像過去那樣打零工。
曹大郎的媳婦,同曹大郎拿一樣的工錢,頓時底氣十足。
以前是個受氣小媳婦,如今甚至敢和婆婆曹許氏頂兩句嘴,表達一下不滿。
換做以前,曹許氏早就打過去了。
如今,曹許氏除了生悶氣外,別無辦法。
就連曹老爺子也是悶不吭聲。
兒媳婦有本事賺工錢,加上獎金,說不定比曹大郎賺得還多,儼然是家里第一賺錢小能手。
無論如何,也要給兒媳婦一點體面。
否則兒媳婦一怒之下,不肯拿錢出來開生活,就麻煩了。
曹許氏當著兒媳婦的面,不敢瞎逼逼。
背過身,就開始吐槽兒媳婦各種不是。
曹老爺子敲敲煙桿,說道:“少說幾句吧。別忘了,你身上穿的,每天吃的,都是大郎兩口子掙回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