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捷!
少有的大捷!
大周,北榮,西涼,三方集結超過十萬人的兵馬,在大草原上的打了一場大會戰。
這一戰,持續近半個月的時間。
魯侯親自督戰,裴蒙為先鋒,正面剛北榮騎兵。
劉詔摔邊軍側翼包抄,半路伏擊西涼。
血流成河,尸橫遍野!
天地為之變色!
青青草原,被鮮血染紅。
勝利的天平倒向了大周。
隨著西涼敗退,北榮不得不選擇退兵,退守到草原深處。
休養生息,擇日再戰。
大規模野戰,贏了北榮西涼,這在大周上百年的戰爭史上,都屬罕見。
過去,守住關隘,城池,不投降堅持到援軍到來,就是勝利。
而今,大周軍隊主動走出關隘城墻,并且贏了這場戰爭。
數年練兵終于取得了輝煌成績。
大周軍隊不僅能打野戰,還能贏得戰局。
消息傳到京城,全城歡呼,家家戶戶張燈結彩。
難民營更是難得的,殺了上千頭肥豬,全體難民人人有份,大家一起打牙祭。
幾十萬難民手舞足蹈。
吃著肥膩的豬肉,油汪汪,全身每一個細胞都在狂歡興奮。
數月不知肉味,對美味的肥肉十分想念。
雖然每人只能分到幾片肉,還有一碗骨頭湯。
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真誠笑容。
“朝廷軍隊贏了,這仗快打完了吧。這個時候趕回家,還能搶種一季。”
“先別想著回家。只是暫時打退了北榮和西涼,遲早這兩個狼子野心還會率兵南下。”
“照你這么說,這仗打不完了”
“沒聽人說嗎,北榮窮得都沒吃的,不劫掠我們大周,他們就得餓死。只有殺光北榮人,這仗才算完。”
“北榮有多少人啊”
“不清楚。那么多部落加起來,少說也有七八十萬人吧。”
“不止!早些年,北榮從邊關城池擄掠了數十萬人百姓,這么多年繁衍生息,怕是早就有了百萬人口。我大舅子的連襟的表兄的叔叔就是當兵的。聽說這次北榮南下,沖在最前面的都是那些當年被擄掠到北榮的漢人。”
“漢奸走狗!”
“數典忘祖!”
“連祖宗都忘了,這種人該死。”
難民們義憤填膺。
“這么多年過去,那些被擄掠的人的孩子都已經成年。如今北榮沒糧食吃,首先殺的就是老邁不堪的漢人奴隸。”
“北榮殘暴不仁,殺人以節省糧食,該死!”
“最好殺光所有北榮人,連帶那些數典忘祖的漢人。”
“想要殺光北榮人,可不容易啊。”
“不容易也得殺。”
“還有西涼。兩面三刀,不是個東西。”
“大皇子殿下威武。聽說帶著一群才操練半年多的邊軍,竟然硬生生阻截了西涼兩萬騎兵。打得西涼人屁滾尿流。”
“這回大皇子殿下功勞最大。報紙上都說了,若非大皇子提前敗退西涼,一旦西涼騎兵同北榮匯合,西北軍這回必定大敗而歸。魯侯一世英名毀于一旦。”
“別聽報紙上瞎吹。我就不信,操練半年的邊軍,能比得上威名赫赫的西北軍。即便西涼同北榮匯合,西北軍照樣能拿下這一局。”
“吹牛不打草稿。西北軍再厲害,也不可能獨扛西涼和北榮,能保存實力徐徐退兵就不錯了。”
“不管你們怎么說,在我眼里,西北軍最強,魯侯威武。”
難民因為誰的功勞大,爭論不休。
朝廷的態度卻很統一,也很沉默。
大捷,值得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