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書院同國子監握手言和。
京城各大報刊可沒和這兩家言和,自然不會放過他們。
山河書院和國子監這對生死冤家,相互懟了這么多年,終于上升到肢體接觸。
這是多么激動人心的事情。
自從報刊業出現以來,每個人都在期盼著這一天,期待兩家面對面干一架,而不是天天在報紙上打嘴仗。
夢想終于實現。
兩家終于干起來了。
管他是不是握手言和,私下里有什么見不得人的交易。
寫!
好好寫!
頭版頭條!
誰來說情都不好使。
斷我頭版,猶如生死仇敵,決不能容忍。
這是身為報業從業人員的職業操守。
除非宮里發話,或是報業司出面,否則誰來都不好使。
多好的題材啊!
光是兩家這些年的恩怨情仇,就足夠開半個月的專題報道。
將兩家一一扒皮,那些從外地來京趕考的學子,一定會激動得嗷嗷亂叫。
連帶著周邊買賣都能迎來一波小高峰。
比如以兩家書院為藍本出版的傳奇小說《寒窗苦讀十二載》,就可以圈一波錢。
連帶著其他傳奇小說的銷量,好生操作一番,也能漲一波。
這么多年經驗累積,報業從業人員,都有了敏銳的市場嗅覺。
打架第二天,各大報刊,驚悚標題,博人眼球。
前世今生,恩怨情仇,在文人的筆下,好似曠世絕戀,相愛相殺。
本是相親相愛,為何反目成仇,拳腳相向
這是為什么啊
“到底是為什么”
說書人唾沫橫飛,聽書的客官隨口一問。
“山河書院和國子監,為何會反目成仇,此事說來話長。”
“慢慢說,我們不著急。”
“什么時候說完,我們什么時候散場。”
聽者熱情,說書人也來了勁。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三分真七分假。
聽下來,基本上胡說八道。
奈何小民就愛聽。
山河書院和國子監的恩怨情仇,就是這個年代的頂級大片,還是持續了十幾年的大片,并且會一直演繹下去。
書院長存,大片永遠不落幕。
被各大報紙一炒作,全京城的人都在歡呼。
沒有親眼看到打架的場面,能在報紙上看到詳細的描述,已無憾。
朝廷官員怒斥一聲:“荒唐!”
“就該將參與打架的學子全部開除。”
“國子監自從搬到城外,就越發不像話。”
“這個國子監祭酒,是不是該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