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書院是不是也該納入禮部,管束起來大不了給山河書院的山長一官半職。總不能讓他們一直這么胡來。幾百人跑到國子監打群架,荒唐透頂,幸虧沒出人命。”
“是該管束起來。”
“以什么名義管束”
“戶部這些年一直在供應山河書院的糧食,就以這個理由將他管起來。”
“那是皇后娘娘的后花園,禮部插不上手。”
“總得試試。”
“最近朝堂上一直在鬧騰草原海外,占地為王,六品官身的事情。這個時候提山河書院,時機不合適。”
“說的有理。一聽說能給六品官身,官場上每個人都聞風而動。誰家都有幾個不成器的兒孫,能有機會替兒孫們謀個前程,這個時候,不會有人同陛下皇后娘娘唱反調。”
“難道就這么放過山河書院”
“將來肯定會有機會。”
“錯過這次機會,誰知道要等多少年才能等到第二次這般好的機會。”
“山河書院幾千學子,規模上已經超過國子監,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書院。我就不信,你們沒動過心,不想到山河書院謀求一官半職”
幾千學子啊!
多么龐大的數量。
到山河書院任職,也就意味著只需一二十年的時間,師生關系將遍布朝堂。
這是何等恐怖的人脈關系。
前提是,山河書院得納入朝廷管束,有官職實缺。
大家都在做官,誰都不想辭官去山河書院教書。
只想去山河書院做官。
“還是先顧著海外和草原,山河書院的事情需從長計議。那畢竟是皇后娘娘親自辦起來的書院,想要動他,難度很高。一個不好,我們都得走一趟詔獄。”</p>
<strong></strong>
“山河書院學子同國子監打群架,這就是最好的時機,你們卻硬生生錯過,總有后悔的一天。”
“國子監也真是的,這么大的事情,為何不報到宮里若是陛下問起來,我們就能順水推舟。”
“恐怕是因為國子監祭酒沒有必贏的把握,所以不敢將事情報到宮里。反正沒死人,都是一些皮外傷,瞞著宮里,即便事后被查出來,宮里也不會追責。”
“為何說國子監沒有必贏的把握”
“知道這次打架的起因嗎起因來自于游園會名額。國子監學子為了爭搶名額內訌,山河書院學子跑去看熱鬧,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劉實老匹夫,想要保住國子監官宦子弟參加游園會的名額,自然不敢將事情鬧大。若是此事鬧到御前,游園會十有九八得泡湯,國子監上下,定會恨死他。”
“什么游園會,全都是文青書局搞出來的鬼名堂,噱頭。明兒我就上本,彈劾文青書局,彈劾報業司。文青書局亂搞,報業司為何不嚴加管束。”
“噓!別瞎說!”
“莫非兄臺知道游園會內情”
“宮里面的事情,我哪能知道。”
“宮里難道是說大皇子選妻一事”
“我可什么都沒說。”
“真是荒唐!”
“的確荒唐。”
“可要上本彈劾”
“沒必要。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大皇子也到了該娶妻生子的年紀。上本彈劾,讓陛下的臉往哪里擱。”
“說的有理。”
……
下了朝,劉詔跑長安宮。
“山河書院同國子監打架,鬧得人盡皆知,你不管管”
顧玖翻著當日的報紙,不急不緩地說道:“他們私下里已經握手言和,我就不必多事去干涉。”
“幾百人斗毆,如此嚴重的事件,兩邊竟然妄圖隱瞞,真是荒唐!”劉詔氣呼呼,“朕應該嚴懲兩家書院。”